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类型 > 上市公司 >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存续分立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存续分立

时间:2024-12-29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9633
网友柯先生在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部门工作。最近他的领导通知他需要连续加班,为公司办理存续分立做准备工作。柯先生不太理解,为什么需要在设立一家新的公司出来,增加额外的工作量。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资料,供柯先生参考。

上市公司为何选择存续分立

1. 激发经营积极性

上市公司通过分立可以激发企业家的经营积极性。作为大公司的一部分,子公司常常受到“富贵综合症”的困扰,因为母公司在子公司面临困境时会提供援助,这就限制了子公司潜力的发挥。此外,作为大公司的附庸,子公司的员工常常感到压抑。相比其他紧缩方式,分立对于释放管理层能力的作用更为明显。

2. 投资者偏好

上市公司宣布实施分立计划后,二级市场对此消息一般反应良好,公司股价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这反映了投资者对“主业清晰”的公司的偏好。许多投资者更看好专注于某一行业发展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的业务结构相对简单,更容易估算其真实价值。此外,投资者对大规模混合兼并行为的反感也使他们更倾向于主业突出的公司。投资者希望重新认识被拆分出的子公司的真实价值,因为这些子公司的市场价值往往高于其帐面价值。

3. 税收优惠

相比其他紧缩方式,公司分立具有明显的税收优惠。公司分立对公司和股东都是免税的,而资产剥离可能会带来巨大的税收负担。在资产剥离中,公司获得的收益都需要纳税,如果以股利形式发放给股东,还需继续纳税。

4. 保留股东股份

公司分立使股东能够保留他们在公司的股份,从而在公司未来的发展中获利。经验数据表明,被放弃的子公司和母公司在分立后的几年内通常会超过市场整体水平。如果子公司因为包含在企业集团内部而被低估,或者市场预期在分立后将有收购报价,这种趋势更为明显。

5. 分拆上市的额外优点

在公司分立前进行分拆上市还具有几个额外的优点。首先,出售子公司的股票可以获得现金,并且如果出售的股票低于总量的20%,母公司还可以享受免税的好处。此外,出售子公司的股票能够形成一个交易市场,对于规模较大的公司分立活动非常重要。

6. 减轻股票价格压力

采用换股分立方法进行公司分立可以减轻股票价格的压力。股东在交换股票时具有选择权,因此不太可能在交换后立即出售。在实施这种方法之前,还可以先采用股份分拆上市的方法,它可以为子公司创造交易价值,并与公司价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交换比率。对于母公司来说,这种做法还可以提高每股收益,因为它与股份回购在这方面的作用类似,减少了母公司流通股票的数量。

7. 反收购手段

分立有时也是一种反收购的手段。当一个公司的子公司被收购方看中,收购方希望收购整个企业时,母公司可以通过分立该子公司来避免整体被收购。

关于公司分立的法律规定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七十六条,公司分立前的债务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然而,如果公司在分立前与债权人就债务清偿达成书面协议并另有约定,则除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转让协议

    股权转让协议的详细内容,包括股权转让的标的、受让价款及支付、与股权转让相关的权利义务转让、股权转让有关费用的负担、有关股东权利义务包括公司盈亏的承受、违约责任、协议的变更和解除以及生效条款及其他相关规定。协议约定了甲方将其持有的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乙方

  • 非法采矿的法律后果及财产责任

    非法采矿行为的法律后果及财产责任。包括刑事责任中的罚金和没收财产,行政责任中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以及民事责任中的返还财产和赔偿损失等。在财产责任存在冲突时,民事财产性责任将优先承担。旨在惩罚违法行为,保护国家财产,维护社会秩序和受害人的合

  • 有效政府理论

    有效政府理论的重要性,指出有效政府是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政府需要积极保障公民权利,矫正外部效应,并补偿特别行政支出。同时,国有资源的使用必须坚持有偿原则,以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提高配置效益。

  • 遇到建筑工程劳务分包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处理

    建筑工程劳务分包纠纷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建筑工程劳务分包产生纠纷的原因,如资质问题、履约范围不清和转包等。为避免纠纷,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前应明确各方职责、检查双方资质等。

  • 上市公司为什么要存续分立
  • 新三板定向增发的作用与好处
  • 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