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在进行资产重组时,主要有几种方式可供选择:
收购兼并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购买其他企业的股权或资产,或者合并其他企业来实现扩张的行为。与大宗股权转让不同,收购兼并是在企业层面进行的。在我国的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兼并收购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
股权转让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主要包括大宗股权转让、二级市场收购、行政无偿划拨和通过收购控股股东等形式。股权转让后,上市公司的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通常会发生变动,引入新的管理方式,调整原有的业务,实现经营管理和业务的升级。
资产剥离或股权出售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是指上市公司将部分资产出售给目标公司,并从中获得收益。根据出售标的的不同,可以分为实物资产剥离和股权出售。资产剥离和股权出售被广泛使用,作为减轻经营负担、改变经营方向的有效措施。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上市初期改制不彻底,拥有大量的非经营性资产,为未来的资产剥离活动埋下了伏笔。
资产置换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主要是指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以优质资产或现金置换上市公司的存量不良资产,或者以主营业务资产置换非主营业务资产。资产置换被认为是各类资产重组方式中效果最快、最明显的一种方式,因此被广泛使用。
除了以上基本方式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资产重组方式,如国有股回购、债务重组、托管、公司分拆、租赁等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壳”重组和MBO并不是独立的资产重组方式,它们都是股权转让重组的一种结果。配股不属于资产重组方式,因为在配股过程中,产权没有发生变化。虽然在增发股份的过程中产权发生了变化,但根据约定俗成,增发股份被视为一种融资行为,而不是资产重组行为。上市公司对已有企业的投资参股属于兼并收购的一种。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规定,对于特定对象以资产认购方式取得上市公司股份的情况,有以下锁定期的规定:
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特定对象以资产认购方式取得上市公司股份后,自股份发行结束之日起12个月内不得转让。如果特定对象符合以下情形之一,36个月内不得转让:
根据《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第九条,对于发行对象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情况,其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新股申购的时间规定和技巧。投资者在申购新股时需要注意时间段,避开下单高峰,提高中签概率。同时,要了解申购规则和额度派发规则,包括最低申购股数、一次申购的限制、账户不能重复申购等。为提高打新成功率,投资者需掌握三个锦囊:做好准备重点出击、不赶热闹中签率
企业发行股票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条件。企业需要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持续经营能力,并满足其他一系列条件才能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和公开发行存托凭证需要符合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包括市盈率定价、竞价确定法和净资产倍率法
股票上市交易的条件,包括股票发行条件和公司回购股份的规定。股票发行需经过核准并公开发行,公司股本总额、开业时间、盈利情况、股东人数和股本结构等也有具体要求。公司回购股份需在中国证监会无异议后实施,采用集中竞价或要约方式回购需按要求公告回购报告书和法律
证监会办公厅受理处统一负责接收申报材料,对上市公司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接到受理处转来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或发出补正通知。逾期不能提供完整合规的回复意见的,上市公司应当在到期日的次日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