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证券法》第82条的规定,收购要约的内容包括:
要约方应提供其准确的名称和住所信息。
要约方应明确表达其对收购的决定。
要约方应明确指明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名称。
要约方应详细说明其收购的目的。
要约方应提供详细的收购股份信息,包括股份的名称和预定收购的数量。
要约方应明确指明收购的期限和价格。
要约方应说明收购所需的资金以及提供的资金保证。
要约方应在报送收购报告书时提供其持有被收购公司股份的比例。
收购要约的效力受以下规定限制:
要约方如需变更收购要约,必须事先向中国证监会提出书面报告,并抄报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同时通知被收购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要进行公告。
收购要约期限届满前15日内,要约方不得变更收购要约,但存在竞争要约的情况除外。
如要约方对收购要约条件作出重大变更,被收购公司董事会应在3个工作日内提交董事会及独立财务顾问就要约条件变更情况所出具的补充意见,并进行报告和公告。
在要约收购期间,被收购公司董事会除继续从事正常的经营活动或执行股东大会已作出的决议外,未经股东大会批准,不得通过处置公司资产、对外投资、调整公司主要业务、担保、贷款等方式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或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
在要约收购期间,被收购公司董事不得辞职。
收购要约的期间指要约的有效期限。根据《股票条例》第49条的规定,收购要约的有效时间从要约发出之日起计算,不得少于30个工作日,但对最长要约期间没有具体规定。根据《证券法》第83条的规定,最长要约期间不得少于30日,且不得超过60日。
根据《证券法》第84条的规定,收购人如需变更收购要约中的事项,必须事先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提出报告,并经批准后进行公告。根据《股票条例》第52条的规定,收购要约发出后,如主要要约条件发生变更,收购要约人应立即通知所有受要约人,通知可以采用新闻发布会、登报或其他传播形式。
根据《证券法》第84条第一款的规定,在收购要约的有效期内,收购人不得撤回其收购要约。根据《股票条例》第49条的规定,自收购要约发出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收购要约人不得撤回其收购要约。
公司收购的流程。首先签署收购意向书,确定基本收购意向并进行相关准备。接着,收购方需要作出收购决议,目标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放弃优先购买权。然后进行尽职调查,签署收购协议。最后,办理后续变更手续,包括股东变更、法人变更等。收购流程涉及法律和财务问题,需要谨
上市公司收购亏损企业的现象及策略意义。收购可以通过获取不良资产进行,但溢价不能过高。国际企业收购有助于实现对外发展战略,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开拓新市场,获取关键技术和人才等,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利润水平。但同时需要注意溢价的合理性,确保收购的可行性和
要约收购:是指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收购人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百分之三十时,继续增持股份的,应当以要约收购方式向该公司的所有股东发出收购其所持有的全部股份的要约,按照约定的价格购买股票,以获取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①收购人的名称、住所;收购要约的期间是指要约的有效期限。②收购要约的撤销。《证券法》第84条第一款规定“在收购要约的有效期内,收购人不得撤回其收购要约。”《股票条例》第49条,该条规定:“自收购要约发出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收购要约人不得撤回其收购要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