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时,应使用建设部与国家工商局共同制定的GF-1999-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合同中的通用条款对合同用语的含义、专用条款的签订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此外,还需了解有关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律、法规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
在签订合同前,施工单位应严格审查发包人的资质等级和履约信用。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从事房产开发的企业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等级,承包人承包的项目应当经依法批准的合法项目。合同的有效性取决于建设单位是否依法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经营资格和等级证书,以及工程项目的合法性。
工期、质量、造价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核心内容。合同中应明确约定开工日期、竣工日期以及中间交工的工程。此外,还应明确参加验收的单位、人员,采用的质量标准,验收程序,以及工程造价的调整范围、程序和计算依据。
合同中应详细规定工程进度款的申请、审核确认以及双方对进度款额认识不一致时的处理办法。同时,也应对竣工结算程序进行详细规定,以避免因合同规定不清而引起的争议。
尽管发包方与总包方、总包方与分包方之间订有总包合同和分包合同,但在总包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各方的责任和相互关系,以避免分包方不接受发包方监督和发包方直接向分包方拨款等问题。
合同中应明确列出各方派出的管理人员名单,并明确他们各自的职责和权限。特别要规定具有变更、签证、价格确认等签认权的人员、签认范围、程序和生效条件等,以防止其他人员随意签字,给各方造成损失。
合同中应量化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如大风、地震、降水等,以明确什么程度的自然灾害才能被认定为不可抗力,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在签订合同时,可以运用法律资源中的担保制度,如施工企业提供履约担保,业主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来降低合同条款所带来的风险。
除上述注意事项外,合同中还应充分重视对材料设备采购、检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违约责任等条款的约定,并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及时签订补充协议、变更协议,调整各方权利义务。
建设工程合同中存在的多种不对等问题及其影响。包括招标文件内容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担保的不对等、合同违约条款设置的不对等、合同时间条款约定不详细、合同用语不规范或漏项以及合同计价方式设置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合同主体责任权利关系的不平衡,影响
一份工程建设中钢筋委托代理合同的签订内容及相关注意事项。合同中涉及了甲乙双方的资格审核、工程所需钢筋的采购及结算方式、产品规格型号、质量要求及标准等。在签订合同时需注意采取书面形式并使用标准的合同范本,对合同内容、条款进行仔细审核,确保合同内容合法且
建设工程承包人的责任,包括按时进入施工现场、接受发包人监督、确保建设工程质量达到合同约定标准和催告未付款的发包人等方面。承包人需完成开工前的准备工作,遵守合同约定,如因施工原因造成质量问题需承担相应责任。若发包人未按期付款,承包人有权催告并采取措施保
工程施工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承包范围及方式、合同工期、质量标准与验收以及工程款支付方式等。其中详细说明了工程概况中的工程名称、地点等内容,以及合同工期中可能出现的实际竣工日期纠纷处理方式,质量标准的达标要求和验收流程,以及工程款的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