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仲裁的性质是什么

时间:2020-07-21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2139
        涉外仲裁的性质,从基本法学原理上讲与国内仲裁的性质是一致的,因为国内仲裁与涉外仲裁所遵循的基本法律制度是—致的,涉外仲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国内仲裁超越国界范围的延伸。具体地说,涉外仲裁的性质是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仲裁员的私行为和国家法律认可这三者的有机结合。

一、当事人的意思自治

当事人意思自治是指当事人在约定仲裁、仲裁程序和适用法律方面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约定行事。例如,当事人可以自己约定仲裁、仲裁委员会、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员人选、适用的法律等等。这是仲裁最重要的原则,它是整个仲裁制度的出发点,表现在各国的仲裁法律和仲裁规则都明确规定给予当事人这种自治的权利。但是,当事人的自治权又是相对的,它跟自愿权不同,自愿权是绝对的。当事人不愿意达成协议将他们的争议用仲裁来解决,谁也不能强制他们。但当事人自愿选择了仲裁而不行使他们的自治权时,仲裁机构就要依法代他们行使权利,也就是说,当事人不约定仲裁庭组成,指定仲裁员,约定适用法律等时,仲裁机构就代为他们指定或决定。滨州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规则对此也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二、仲裁员的私行为

仲裁员虽然可能是一方当事人指定的,但他不代表任何一方当事人,他是站在一个公正的、第三方的立场上对双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仲裁。因此,仲裁行为是私行为,即私人裁判行为,不是国家裁判行为,它与法院对案件的判决在性质上截然不同。仲裁机构依其自身公正的仲裁活动树立自己的威信,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不是依靠行政权。仲裁机构作为公断人必须公正合理地处理纠纷。

三、国家法律认可

国家法律对仲裁及其裁决法律效力的认可,是仲裁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保障。仲裁是自愿的行为,但如果法律不允许当事人提交仲裁,法律不承认仲裁协议的效力,或者法院不承认或不执行仲裁裁决,那么仲裁不过是空中楼阁,仲裁裁决等于一纸空文。涉外仲裁不但要得到本国的认可,还要得到其它国家的认可,因为涉外仲裁裁决有时需要到国外执行。1987年,我国正式成为联合国《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的缔约国后,我国的仲裁机构作出的裁决就可以在该公约的所有成员国得到承认和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本案要旨

    中国**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与**米歇尔贸易公司签署的钢材买卖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效力争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遵循国际商会仲裁院推荐的条款制作,双方约定了仲裁地点为北京,但未明确约定仲裁机构。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根据法律适用原则,应适用中国法律作为仲裁条款

  • 引言

    网上仲裁的法律问题,包括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和理论上的困惑。文章重点讨论了网上仲裁协议的形式有效性问题,以及电子传输方式下的仲裁协议是否符合传统仲裁要求。随着网络交易的增加,对电子文书如电子合同、电子提单和电子仲裁协议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需要加强对网

  • 公司强制员工停薪留职的法律途径

    公司强制员工停薪留职的法律途径,包括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以及通过诉讼途径解决纠纷。文章还引用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强调了劳动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法律保障和维权途径。

  • 经济仲裁委员会的定义和职能

    经济仲裁委员会的定义、职能及仲裁的相关内容。经济仲裁委员会是独立、公正、高效地解决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常设性仲裁机构。其仲裁协议有两种形式,具有相同法律效力,且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履行。此外,合同投资者等之间的合同争议可通过仲裁途

  • 国际仲裁立法的挑战和问题
  • 什么是协议仲裁制度及仲裁协议?
  • 拖欠工人工资该怎样维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