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国际仲裁委员会”)是我国专门处理涉外及商事纠纷的仲裁机构之一。该机构成立于1956年4月2日,原名为“对外贸易仲裁委员会”,后更名为“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国际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双方均为外国人(包括港澳台当事人)的契约或非契约性的经济贸易等争议。
2. 一方为外国人(包括港澳台当事人),另一方为中国人的上述争议。
3. 双方均为中国人的上述争议,但仅限于两种情况:(1) 主体一方或双方是外商投资企业;(2) 客体是涉及国外资金、技术、服务的项目。
4. 股票的发行和交易争议。
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海事仲裁委员会”)是我国另一个处理涉外及商事纠纷的仲裁机构。该机构成立于1959年1月22日,原名为“海事仲裁委员会”,后更名为“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海事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船舶救助以及共同海损所产生的争议。
2. 关于船舶碰撞或者船舶损坏海上、海道水域、港口建筑物和设施以及海底、水下设施发生的争议。
3. 关于海/水上船舶经营、作业、租用、抵押、拖带、打捞、买卖、修理、建造、拆卸业务以及根据运输合同、提单或者其他文件办理的海/水上运输业务和海/水上保险所发生的争议。
4. 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及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争议。
5. 关于货运代理合同、船舶物料供应合同,海外船员劳务合同、渔业生产及捕捞合同所引起的争论。
6. 双方当事人协议仲裁的其他海事争议。
中国涉外及商事纠纷的仲裁机构,主要介绍了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前者主要处理涉及契约或非契约性的经济贸易等争议,后者则主要处理海事方面的争议,如船舶救助、碰撞、经营等争议以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损害的争议。两个机构均为我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三方进行买卖交易时,因买卖合同产生纠纷的,由三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
保管合同纠纷是属于合同纠纷并不是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是指有侵权行为侵害他人民事权益而产生的责任,保管合同纠纷适用合同法的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除包括单方解除和双方解除,单方解除指当事人一方通过行
作为中方当事人,选择仲裁机构时应尽量选择在本国或本地的仲裁委员会。这样不但联系方便,而且对仲裁适用程序、适用法律等一般了解多一些,有利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事人应当学习和了解仲裁法律知识,熟悉仲裁程序和适用法律,以便及时、充分地做好准备,争取仲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