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总体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其中,进口增速大于出口增速,美国大豆、禽肉、水果,法国葡萄酒、大麦,加拿大油菜籽在我农产品进口中的表现十分抢眼。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得益于稳定的人民币汇率环境,在当前出口成本不断上升、外需回升缓慢以及国际汇率波动很大的情况下,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明智和正确的选择。
一、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农产品贸易情况
(一)人民币汇改以来,农产品贸易保持稳定增长
人民币汇改以来,我农产品贸易总体保持了稳定增长。2005-2009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速达10.4%。这期间,水果、大米、芸豆、鲜蔬菜、肠衣、茶叶等产品的出口额年均增速皆超过7%;而大豆、植物油、水果、禽肉等进口额年均增速均超过两位数。自2005年以来实施并不断完善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为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创造了稳定的贸易环境,得到了国内外业界的肯定。
2009年,农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2.5%,进口额下降7.3%,行业进出口表现明显好于全国外贸整体情况。人民币汇率在危机中保持了稳定,为农产品贸易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美欧国家在我现行汇率机制下明显受益
近五年来,美国、法国、巴西等农业强国的农产品在我市场保持甚至进一步增强了竞争优势。美国在我农产品进口份额中由23.5%提高到26.8%;巴西由10.5%提高到16.2%;加拿大由4%提高到5.1%。我自美国大豆、禽肉、水果进口额年均增速分别为24.2%、35.7%和16.4%;自法国葡萄酒进口额年均增速为60.3%;自加拿大油菜籽进口额年均增速为79.8%。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者、经营企业在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环境下明显受益,分享到我经济增长的成果。
2009年,美国作为我国农产品第一大进口国的贸易地位依然稳固,在我农产品进口市场的份额比2008年提高2.1个百分点。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农产品价格大跌,美国农产品出口锐减,对美国农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2009年中国自美国对进口大豆2181万吨,比上年增长41.3%;进口禽肉62.3万吨,增长6.6%;进口小麦39.6万吨,增长549倍。这为缓解美国农业困难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易货贸易的法律特点。易货贸易是一种基于换货的贸易形式,具有灵活性,在交货时间、支付方式和成交对象上都有多种选择。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易货贸易的退免税规定。易货贸易的出口销售与自营出口销售有所不同,主要是采用相互记账方式,但出口退税处理方式与自营出口退税
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较分析。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处于巨额逆差状态,比重较低,与货物贸易发展严重不对称。发展服务贸易是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也是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横向产业发展模式显示,商品价值的实现和利润增值空间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产业价值
经税务机关检查确认,企业少计或者多计前款规定的所得的,应当按照检查确认补税或者退税时的上一个月最后一日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将少计或者多计的所得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再计算应补缴或者应退的税款。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依法监督管理全国的外汇市场。数量管制是指对外汇收支实行数量调节和控制。这是一钟以出限进的制度,即需进口货物这,必须先行出口货物,只有能够出口货物者,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