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产品贸易保持稳定增长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总体保持了稳定增长。在2005-2009年期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速达10.4%。其中,水果、大米、芸豆、鲜蔬菜、肠衣、茶叶等产品的出口额年均增速超过7%,而大豆、植物油、水果、禽肉等进口额年均增速均超过两位数。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实施为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创造了稳定的贸易环境,并得到了国内外业界的认可。
2009年,尽管农产品出口额同比下降2.5%,进口额下降7.3%,但农产品贸易表现仍明显优于全国外贸整体情况。人民币汇率在经济危机中保持了稳定,为农产品贸易的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美欧国家在现行汇率机制下受益明显
近五年来,美国、法国、巴西等农业强国的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保持甚至进一步增强了竞争优势。美国在中国农产品进口份额由23.5%提高到26.8%;巴西由10.5%提高到16.2%;加拿大由4%提高到5.1%。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大豆、禽肉、水果年均增速分别为24.2%、35.7%和16.4%;自法国进口的葡萄酒年均增速为60.3%;自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年均增速为79.8%。这些国家的农业生产者和经营企业在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环境下明显受益,分享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
2009年,美国作为中国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其贸易地位依然稳固,其在中国农产品进口市场的份额比2008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农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给美国农业造成了很大冲击。然而,在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中国自美国进口的大豆2181万吨,比上年增长41.3%;进口禽肉62.3万吨,增长6.6%;进口小麦39.6万吨,增长549倍。这为缓解美国农业困难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国际贸易合同的订立步骤和注意事项。主要包括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四个步骤,并介绍了国际贸易合同的定义和在订立合同时需要注意的品质、数量等条款。要达成交易,发盘和接受是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同时,文章还强调了有效的发盘和接受需要具备的条件。
超限货物的定义和等级的确定。首先定义了超限货物,即货物在平直线路上或特定曲线线路上超过限界则被视作超限货物。接着,根据超限部位和超限程度,超限货物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最后,规定了铁路局、分局和基层单位在超限货物运输中的责任分工。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农产品贸易保持稳定增长,其中进口额增速尤为显著。美欧国家在现行汇率机制下受益明显,其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得到增强。尤其是美国,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其农产品出口到中国提供了重要支持。即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
服务贸易的发展与财税政策的关系。服务贸易的发展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和服务业的繁荣,具有无形性、多样性和跨国依赖性。财税政策在服务贸易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各国根据国情制定特殊财税政策来支持服务业发展。我国服务业发展尚处初级阶段,可重点运用财税政策来参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