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境货物、物品或应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
2. 未经海关许可并未缴纳应纳税款、交验相关许可证件,擅自将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以及其他海关监管货物、物品在境内销售;
3. 其他构成走私行为的逃避海关监管行为。
对于以上行为,如果尚未构成犯罪,海关可以没收走私货物、物品及违法所得,并可处以罚款。对于专门或多次用于掩护走私的货物、物品,以及专门或多次用于走私的运输工具,海关可以予以没收。对于藏匿走私货物、物品的特制设备,海关可以责令拆毁或没收。
如果以上行为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货物、物品;
2. 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上,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境的货物、物品,或运输、收购、贩卖应缴纳税款的货物,没有合法证明。
根据《海关法行政处罚实施细则》的规定,对于以上行为,可以采取以下处罚措施:
1. 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境物品的,可以没收走私物品和违法所得,并可处以人民币5万元以下的罚款;
2. 走私国家限制进出口或应缴纳关税的货物、物品的,可以没收走私货物、物品和违法所得,并可处以走私货物、物品等值以下或应缴税款三倍以下的罚款;
3. 伪报、瞒报进出口货物价格偷逃关税的,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偷逃关税金额三倍以下的罚款;
4. 专门用于掩护走私的货物、物品应当被没收;藏匿走私货物、物品的特制设备应当被没收或责令拆毁。
如果走私货物、物品无法被没收,应当追缴走私货物、物品的等值价款。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具体要求与措施。该制度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安全。具体要求和措施包括烹调加工操作间管理制度和食品原料库房管理制度,以确保食品安全并防止污染和变质。建立和实施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及刑事责任,指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事故并逃逸的行为可构成交通肇事罪。该罪不适用行政处罚,责任人需承担刑事责任。对逃逸行为人,公安机关会吊销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在定制物品交易中需要注意的风险提示及法律条款。双方应明确约定买卖产品的详细内容并进行公证封存样品以防止争议。合同条款包括商品数量、名称、制作要求、支付方式、交货时间地点、运输费用、商品验收、违约责任和不可抗力等内容。双方需严格遵守条款,违约需承担相应
海关人员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部门及海关行政复议的特点。海关人员需依法履行职责,接受监察机关的监督。海关行政复议的特点包括申请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申请人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海关,因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权益而引起,复议机关是上一级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