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的,必须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簿、低保(五保)证或医疗优待证。
2、申请事后医疗救助的,必须持本人身份证、户口簿、低保(五保)证或医疗优待证以及医院的诊断证明、费用单据,到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提出申请。
1、“一站式”即时结算的,救助对象通过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服务窗口医疗救助,须由县级民政部门根据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数据信息,及时做好核对申请对象身份,由定点医疗机构垫付医疗救助金,县级民政部门按规定是给与资金结算。
2、申请事后医疗救助的,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申请。救助对象直接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二)审核。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对其递交的书面申请和相关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对申请救助的对象身份认真核实,对符合条件的,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对不符合条件的退回材料并说明理由。
(三)审批。县级民政部门根据医疗救助经费情况和救助对象人数以及救助对象贫困程度、个人承担医药费情况进行综合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批准其享受规定的医疗救助待遇。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退回材料并说明理由。
城镇“三无”对象申请医疗救助,县级民政部门应联合当地福利供养机构共同认定救助对象,待身份确认后实施救助。尚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企业在岗和退休军转干部及1953年底前参军后在企业退休的军队退役士兵申请医疗救助,需经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县级民政部门进行身份认定后按程序实施救助。支出型贫困低收入家庭大病患者申请大病医疗救助,要经县级民政部门要按照低收入家庭认定程序对申请对象身份进行认定。
海难救助的定义、概述、管辖规定以及构成要件。海难救助是指在任何水域中对遭遇海难的船舶、货物等进行救助的行为。管辖规定包括专属管辖、地域管辖和有管辖权争议案件的管辖。海难救助的构成要件包括救助发生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被救物必须是法律所认可的救助
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损害时,救助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救助人不承担责任,损失应由侵权人承担。见义勇为属于无因管理行为,在遭受损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加害人赔偿或受益人适当补偿。同时,见义勇为致人死亡是否违法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正当防卫
一般小病小痛我们可以拿上医保卡去医院消费,但是不幸患了需要大开销的大病,那么就要申请大病医疗救助。如何申请大病医疗救助? (1)医疗救助申请书; 以上就是关于大病救助的申请事项,当事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申请。
三、申请和审批程序 1、个人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城乡医疗救助申请表》,提供本人户口、身份证、低保证及相关证件,并提交医院正式医疗收费收据、疾病证明等相关资料; 2、村(居)委会评议; 3、镇政府(街道办)审核; 4、县民政部门按月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