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监护是指根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监护人范围和顺序进行监护。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作为享有亲权的父母,他们是自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当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时,监护人的顺序如下: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
对于成年精神病人,其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如下: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
监护人有责任保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在实施义务教育方面,初中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承担以下义务和责任:
监护人必须按时将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送入学校。
监护人必须确保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让其中途辍学。
监护人应按规定缴纳政府规定的义务教育杂费(对于生活困难、无力支付杂费的家庭,可向就读学校申请减免)。
监护人必须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配合学校教育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促使其健康成长。
根据《义务教育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对于那些未经批准拒不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入学,以及让正在小学、初中就学的子女或被监护人中断学业的家长,当地人民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批评教育、罚款或其他行政处分,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其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入学。
中国婚姻法中送养人与继承权的关系。依据法律规定,养子女在收养关系成立后对亲生父母的财产没有继承权,而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对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送养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面临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但某些情况下如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
《民法典》生效后的监护权问题,包括父母离婚后监护权的归属和监护权的内容。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离婚不会消除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管教和保护的权利义务。监护权内容包括人身和财产上的监护以及代理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但不包括扶养与继承的权利义务。虽然我
离婚前承诺的抚养权有效性问题(《婚姻法》于2020年12月31日失效)
离婚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处理,以及抚养权归属问题的规定。讨论了不同年龄段子女的抚养权处理方式,包括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和已满十周岁的子女。文章还提到了父母双方达成协议的处理方式和最新资讯《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即使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
监护是一种法律制度,旨在保护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的利益,监督他们的行为并管理他们的财产。法定监护是根据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的一种监护方式。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6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法定监护人,享有第一顺位监护权。如果父母死亡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