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死亡后,为了证明其已经离世,需要获得死亡证明。如果没有死亡证明,将无法证明该人已经去世。因此,死者的亲属或继承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得死亡证明:
如果死者在医院去世,可以向医院申请获得死亡证明。
如果死者未入院,在居住地正常死亡或病故,可以向居委会或村委会申请获得死亡证明。
如果死者是非正常死亡、意外死亡或公安机关立案确定死因,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获得死亡证明。
如果死者被宣告死亡,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获得宣告死亡判决书作为死亡证明。
一旦继承开始,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如果存在遗嘱,将按照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如果存在遗赠扶养协议,将按照协议办理。
根据《继承法》第10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以下顺序继承:
配偶、子女、父母。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无权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将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此外,根据《继承法》第27条的规定,在遗嘱继承中,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遗产中的相关部分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
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
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去世。
涉及无效遗嘱部分的遗产。
遗嘱未对遗产进行处分。
此外,以下行为将导致丧失继承权:
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遗弃被继承人,或对被继承人进行严重虐待。
伪造、篡改或销毁遗嘱,且情节严重。
根据《民法典》规定,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因此不能继承。然而,死者的近亲属可以根据《民法典》的原则进行合理分配。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继承顺序是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
遗产总额,是指经常居住在境内的“国民”在境内外的全部遗留财产,非“国民”及经常居住在境外的“国民”在境内的遗留财产,根据其死亡时的时价计算出的价值。被继承人死亡前3年内赠与配偶或各顺序继承人及其配偶的财产,于被继承人死亡时,视为其遗产,并人遗产总额。
夫妻同时死亡的,丈夫的遗产包括其个人财产和一半夫妻共同财产,妻子的遗产包括其个人财产和一半夫妻共同财产。故遗产的继承首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这个案件中,双方配偶都已经去世。公民生前非法取得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用于继承。
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称被代位继承人,简称被代位人。代位人代替被代位人继承遗产的权利,叫代位继承权。被代位人的配偶若具备成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条件的,则依现行法的规定其独立地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参加继承,并且其是否能够继承不影响其晚辈直系血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