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赡养 > 赡养义务 > 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亮点解读

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亮点解读

时间:2024-06-18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5902
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有哪些亮点呢?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亮点解读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条例应重视老年人生活质量,不仅关注医疗需求

为了使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提高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很多人认为保障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是最重要的,但这种观念是有待商榷的。老年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保健、医护和养老护理五个方面,医疗护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比于医疗护理,养老护理显然更为重要。此外,未来的医学将更加注重预防医学而非治疗医学。根据调查研究,许多老年人对药物、抗生素甚至手术的需求并不高,这表明许多老年人的所谓医疗需求是过度医疗的产物。因此,这次条例的颁布应该引导社会纠正“老有医即安”的错误观念,确保养老护理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条例应梳理相关制度并注重养老护理保险制度

条例草案中提到了“老年照料需求评估制度”、“社区养老服务”、“长期护理保险”等内容,这是老年人相关立法领域的重要进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制度之间的关系。在先进国家的养老服务中,养老护理在老年人护理中的比重接近90%。因此,为了确保高质量和可持续性,有必要引入养老护理保险制度。在以保险制度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应将“老年照料需求评估制度”作为保险缴费和支出的金额计算标准,“机构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等应作为保险制度的服务对象和支出对象。只有对相关制度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精确定位,才能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叠加和协同带来的积极推动作用。

条例应重视养老护理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的养老护理人员存在“四低”现象,即学历和素质较低、正规化水平较低、薪酬待遇较低、社会地位较低。而老年人具有“四高”的特点,即学历较高、精神和文化层面护理需求较高、对养老护理质量要求较高、护理难度和强度较高。然而,近年来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没有明显提高,人员构成没有改善,人员储备严重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养老护理人员的技能教育仍然是社会培训而不是正规的学历职业教育,培训时间较短。相比之下,一些国家的养老护理人员的技能养成是正规职业教育,学成后需要通过国家资格考试才能上岗。因此,条例应明确规定,在一定的过渡期后,任何新上岗的养老护理人员必须接受正规的职业教育并通过国家考试,取得学历证书。为了确保这一制度的良好推行,还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例如《执业养老护理师法》。通过养老护理人员教育培训的正规化,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将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养老护理这一职业的吸引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养女是否可以拒绝赡养义务?

    养女是否可以拒绝赡养义务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养女不能拒绝赡养义务,只要养父母依法办理了收养手续,养女就有赡养义务。法律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无论是否经过公证,都会受到法律保护。

  • 生父亲死了私生子有没有义务赡养生父亲的父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继承法中关于私生子赡养生父亲父母的问题。私生子与生父之间有血亲关系,父母必须履行抚养义务,私生子有权利得到抚养费。私生子在继承方面享有与婚生子女相同的权利和义务,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财产。

  •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婚姻法以及刑法中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宪法和婚姻法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法定义务,且不能附加任何条件。刑法对拒绝扶养年老或无力生活的人的行为有处罚。再次强调,赡养义务是法律规定的,不能推卸责任。

  • 一、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

    中国婚姻法中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抚养和赡养义务,以及农村老人赡养问题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如赡养费计算、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护理费用、住房费用和生病治疗问题等。文章强调了赡养义务的重要性和确定赡养费标准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

  • 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亮点解读
  • 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亮点解读
  • 老年人事受哪些医疗照顾?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