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事责任 > 海难救助 > 对于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吗

对于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吗

时间:2025-01-21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2975
据手心律师网小编了解,随着中央的脱贫攻坚战在全国各地开展,对于脱贫工作已经初步彰显效果。在脱贫工作中,不少脱贫攻坚的干部提到,扶贫先扶志!贫困户要有主动脱贫意识。才能尽快脱贫走向富裕路。脱贫志向从何来?就是从教育上着手,帮助困难家庭的子女上学。为此对于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教育救助吗?

特困人员的教育救助政策

国家对特困人员的教育救助政策

根据国家的政策,特困人员包括城乡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这些特困人员由于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以及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需要得到国家的救助供养。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内容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包括粮油、副食品、生活用燃料、服装、被褥等日常生活用品和零用钱。这些物资可以通过实物或现金的方式予以保障。其次,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特困人员,需要提供日常生活、住院期间的必要照料等基本服务。此外,特困人员还可以获得疾病治疗的资助,包括全额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以及根据医疗保障制度规定支付医疗费用后仍有不足的情况下,由救助供养经费予以支持。此外,特困人员死亡后的丧葬事宜也可以得到救助供养经费的支持。对于住房困难的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可以通过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方式给予住房救助。

特困人员的教育救助

对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特困人员,国家也给予教育救助。此外,在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就学的特困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教育救助。

相关法规的规定

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相关法规包括《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根据该法规的规定,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对象范围包括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特困人员需要满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条件。具体的认定办法由民政部负责制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救助合同的订立

    救助合同的订立和变更。遇险船舶的船长有权代表船东和财产所有人签订救助合同,这些合同具有法律拘束力。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合同显失公平或救助款项与实际服务明显不符,法院或仲裁机构可以判决或裁定变更救助合同。

  • 如何申请道路交通社会救助基金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定义、时间限制、来源、垫付情形、申请程序及垫付后的追偿。该基金用于垫付机动车事故受害人的丧葬和部分抢救费用,申请时需遵循一定程序,且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在垫付后有向责任人追偿的权利。

  • 交通事故民警怎么救助的

    交通事故民警的救助流程。民警首先会进行现场勘查和询问当事人及证人,组织抢救伤员并疏导交通。同时,他们会登记处理事故车辆和物品,并根据调查结果认定事故责任。对于因交通事故导致的失踪情况,民警也会依法依规协同多部门进行和对失踪人员的处理。

  • 医疗事故能申请什么救助

    遭遇医疗事故时患者能申请的救助措施。患者在发现医疗事故后应首先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再向医疗服务监控办公室或总值班汇报。经过调查核实后,患者可根据相关情况向监控委员会申请救助,寻求赔偿。

  • 事故责任书没下来,救助基金能签字吗.
  • 交通事故救助基金怎么还
  • 甲遇海难下落不明满年被宣告死亡,其妻子可以再婚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