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经济合同成立的实质条件应具备以下条款:
1、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国籍、主营业所或者住所;
2、合同签订的日期、地点;
3、合同的类型和合同标准的种类、范围;
4、合同标准的技术条件、质量、标准、规格、数量;
5、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6、价格条件、支付金额、支付方式和各种附带的费用;
7、合同能否转让或者合同转让的条件;
8、违反合同的赔偿和其他责任;
9、合同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法;
10、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
1、增强风险意识。对外贸易往往存在风险。应加强对经济和外贸知识的学习,接单或签订合同前要充分了解外商的资信、住所、行踪和履约能力,克服从众心理,避免无序竞争特别是杀价赊帐销售,及时审查辨别往来票据、证件,全面保留书面证据,谨防外贸诈骗。此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主动办理进出口保险业务,降低出口贸易的风险系数。
2、规范合同。合同是双方发生交易关系的证明,也是发生经济纠纷后双方维护权益的根本依据,因此,在与外商做生意时,一个完备的涉外合同就显得尤为重要。据不完全统计,发生的涉外经济纠纷中,多数没有签订合同,还有一部分签订的合同不规范,一些商户将定(订)金收据视作合同,导致出现纠纷时难以追查、难以处理,给纠纷调解和依法正当维权带来难度。
3、依法维权。发生纠纷后,中-方企业和商户应及时完善证据并提交有权机关调解解决,或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针对外商逃走后无法追索的担心,中-方企业、商户可向法院申请对外商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由法院依据相关法律下达《限制出境决定书》。中-方企业、商户不得采取扣押外商护照、限制其人身和行动自由的方式,更不能实施非法拘禁、绑架等违法犯罪行为。
买卖合同与借款合同的成立问题。依据我国法律,买卖合同是否为假并不直接影响借款合同的成立。二者都是在合同双方签字或盖章时成立。同时,居间合同的成立则需满足合同主体资格、意思表示真实、合法性和社会公共利益等要件。
合同签订流程及管理办法,详细阐述了合同从起草到执行、审核、签署盖章、存档备案以及合同变更转让解除的完整流程。其中涉及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审核重点,强调了合同内容的规范性、合法性及风险防范,并指出了合同变更、转让及解除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
合同内容对合同成立的影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内容在双方达成一致并书面记录后,对合同成立没有影响,但合同内容必须合法才能生效。合同成立的要件包括订约主体存在、依法订立、协商一致及具备要约和承诺阶段。
工程验收单盖合同专用章的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合同成立和效力与盖章有关。公章具有最高效力,可代表法人意志,用于公司对外事务。而合同专用章仅在签约范围内代表单位。因此,工程验收单应盖单位公章,而非合同专用章。在选择章别时,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