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经济合同成立的实质条件应具备以下条款:
1、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国籍、主营业所或者住所;
2、合同签订的日期、地点;
3、合同的类型和合同标准的种类、范围;
4、合同标准的技术条件、质量、标准、规格、数量;
5、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6、价格条件、支付金额、支付方式和各种附带的费用;
7、合同能否转让或者合同转让的条件;
8、违反合同的赔偿和其他责任;
9、合同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法;
10、合同使用的文字及其效力。
1、增强风险意识。对外贸易往往存在风险。应加强对经济和外贸知识的学习,接单或签订合同前要充分了解外商的资信、住所、行踪和履约能力,克服从众心理,避免无序竞争特别是杀价赊帐销售,及时审查辨别往来票据、证件,全面保留书面证据,谨防外贸诈骗。此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主动办理进出口保险业务,降低出口贸易的风险系数。
2、规范合同。合同是双方发生交易关系的证明,也是发生经济纠纷后双方维护权益的根本依据,因此,在与外商做生意时,一个完备的涉外合同就显得尤为重要。据不完全统计,发生的涉外经济纠纷中,多数没有签订合同,还有一部分签订的合同不规范,一些商户将定(订)金收据视作合同,导致出现纠纷时难以追查、难以处理,给纠纷调解和依法正当维权带来难度。
3、依法维权。发生纠纷后,中-方企业和商户应及时完善证据并提交有权机关调解解决,或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针对外商逃走后无法追索的担心,中-方企业、商户可向法院申请对外商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由法院依据相关法律下达《限制出境决定书》。中-方企业、商户不得采取扣押外商护照、限制其人身和行动自由的方式,更不能实施非法拘禁、绑架等违法犯罪行为。
出口合同签字时的注意事项。首先,合同条款需体现我国对外政策,包括贯彻对外政策、注意装运口岸的写法、明确投保规定等。其次,合同条款内容需一致,包括成交条件与保险条款、交货港口等的一致性。此外,条款内容要明确,如明确交货目的港、合同交货期、包装条件等。同
工伤认定条件中劳动关系的要求。在认定工伤过程中,劳动关系的确认是重要前提。《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参保单位范围,只有具备劳动关系的职工或个体工商户雇工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劳动关系成立需具备特定情形,未签合同的可通过多种凭证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用人单位承
承包人行使法定优先权的条件和相关限制。承包人需满足合法有效的合同、工程已竣工且有验收证明、工程款数额确定、承包人已催告等条件。法院在某些情形下不适用《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如工程合同在《合同法》实施前成立、无效工程合同等。此外,承包人行使优先受偿权
关于抚养权变更的时间要求和相关条件。根据《合同法》规定,抚养权变更协议在生效后开始变更,合同成立即生效。变更抚养权的条件包括抚养方患重病、虐待子女、子女自愿选择等。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最新规定也对合同生效时间做了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