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预售合同无效有什么法律后果
时间:2024-04-13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当大家在购买期房的时候,一般是需要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的,之后就不需要再签订房屋购买合同了;商品房预售合同也会出现有效与无效的情况,那么商品房预售合同无效有什么法律后果呢?为了给大家答疑解惑,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说一说这一方面的法律知识,整理如下。
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无效及法律后果
一、无效商品房预售合同的定义
无效商品房预售合同是指以下情况下的合同无效:
- 出卖人在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未告知买受人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 出卖人在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 出卖人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 出卖人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 出卖人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二、无效商品房预售合同的法律后果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上述情况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解除时,买受人可以请求以下法律后果:
- 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
- 赔偿损失;
- 要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
商品房买卖合同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尚未建成或已经竣工的房屋向社会销售,转移房屋所有权于买受人,并支付价款的合同。
商品房买卖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 标的物形态复杂。交易的房屋可以是已建好的房屋,也可以是尚未竣工的房屋,还包括建筑物和小区的公用设施、设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 标的物所有权转移需进行登记。根据我国《合同法》和《物权法》的规定,标的物的所有权在交付时转移,但需进行登记方可生效。
- 行政干预强烈。由于房地产对国计民生影响重大,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严格监管,如实行登记制度、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实施限购政策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效合同的定义及情形
无效合同的情形和定义。当存在欺诈胁迫、恶意串通、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违反强制性规定等情形时,合同将被视为无效。此外,合同的违法行为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也是无效的。同时,免除一方因人身伤害或故意重大过失造成财产损失的条款也是无
-
违建房出租能否致合同无效
违建房出租的法律问题,指出违法建筑出租签订的租赁合同无效,不受法律保护。文章还引述了《合同法》和《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阐述了自行转租的法律后果,包括出租人可解除合同和承租人的违约行为。此外,文章也讨论了将承租人的自行转租视为侵权行为的问
-
租赁合同中转租的法律约束
租赁合同中关于转租的法律约束,强调如果租赁合同未约定允许转租,则原则上不允许承租人转租。擅自转租将导致转租合同无效并解除原租赁合同。另外,《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规定了转租限制,承租人若擅自转租或造成损失等不良后果,出租人有权解除租赁合同。
-
高利贷的法律后果
高利贷的法律后果。根据相关规定,超过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的4倍的高利借贷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高利贷不仅不受法律保护,还是违法行为。处理高利贷的方法包括认定合同无效、没收本息、罚款等。高利贷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安定带来了不利影响,如过重负担、暴力催
-
高利贷合同的效力及法律后果
-
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法律效力
-
工程合同一般包括什么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