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交通银行哈尔滨分行**支行。
负责人:朱*华,行长。
委托代理人:陈*庆、王*云,交通银行哈尔滨分行**支行职员。
被告:**江省哈尔滨市富利达公共设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钧,总经理。
案情介绍
原告交通银行哈尔滨分行**支行(以下简称**支行)因与被告**江省哈尔滨市富利达公共设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公司)发生用益物权抵押合同纠纷,向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诉称:被告向我行借款人民币610万元和美元100万元,以其对**达地下商贸城享有的管理权和出租权作为借款抵押担保。借款期满后,虽经我行多次催收,被告至今仍欠本金及部分利息未还。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被告如不能偿还,应当按照约定将**达地下商贸城的管理权、出租权转给我行行使,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被告未作答辩。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1995年10月31日,被告**达公司为装修**达地下商贸城,与原告**支行签订了两份借款合同,约定:**支行分别借给**达公司人民币610万元、美元100万元。人民币借款以月利率10.98‰计息,美元借款为年利率7.2%计息。借款期限分别为4个月、5个月。双方同时签订了两份抵押合同,约定:**达公司以其对**达地下商贸城(面积1万平方米)拥的管理权和出租权分别为这两笔借款进行抵押担保。**支行于签约当日分三次向**达公司发放了人民币610万元和美元100万元的贷款。这笔借款到期后,**支行仅收回利息人民币113862.60元和美元11243.84元。至1997年9月20日,**达公司欠**支行借款本金人民币610万元、美元100万元,利息人民币1726128.3元、美元146860.28元。**支行因此提起诉讼。
另查明:座落于哈尔滨火车站站前广场西北部的**达地下商贸城(面积11178平方米),是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修建的地下设施。在修建过程中,被告**达公司的前身**滨太和珠宝有限公司曾投资约5000万元参与建设,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此于1993年下达文件确定:该项设施的产权归国家所有,**达公司对投入建设部分有长期使用管理权、出租权。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对**达地下商贸城的长期使用管理权、出租权因现在的权利人不能履行债务而转移给他人行使一事,表示同意。
审判结果
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原告**支行与被告**达公司签订的两分借款合同,符合《借款合同条例》的规定,合法有效。**达公司未偿还到期借款,是违约行为,依照《借款合同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应当承担偿还借款及利息的责任。
房地产抵押合同的填写方式及注意事项,包括抵押人和被抵押人的基本信息、抵押物的描述、抵押金额、合同执行和违约责任等。同时,讨论了子女将房产抵押给父母的有效性,以及房产抵押的相关问题,如房产能否多次抵押。在实际操作中,同一处房地产通常只能进行两次抵押融资
逾期还款后抵押合同的效力问题。依据合同的主次关系,抵押合同是从属合同,必须依附于主题合同(如债务合同)存在。当主题合同失效时,从属合同也无法生效。动产抵押权并非必须登记,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的动产才需要。抵押权的有效期与主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保持一致。遇
抵押合同的定义及法律规定。抵押合同是抵押权人和抵押人签订的保证协议,涉及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抵押财产的情况和担保的范围等内容。在执行抵押权时,优先顺序视合同中的约定和抵押物所有权归属而定。同时,抵押人并非等同于债务人,可能是
抵押合同的抵押权期限问题。抵押权期限与主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相匹配,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损之日起开始计算。同时,文章还涉及了抵押人破产时抵押权的行使问题,指出抵押担保是物的担保,债权人在债务企业濒临破产时应谨慎行使抵押权,以确保优先受偿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