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只履行了部分怎么赔偿
时间:2024-05-27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合同依法成立后就需要履行的,如果不履行合同的义务,就会构成合同违约,有些人只履行部分合同,那么合同只履行了部分怎么赔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合同部分履行的赔偿责任
一、依据《合同法》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和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只履行了合同的部分内容,构成违约行为。根据实际造成的损失和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二、合同不完全履行的构成要件
债务人的不完全履行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件:1. 存在履行行为:债务人必须有履行债务的行为,如果没有履行行为,则可能构成履行不能,而不会构成不完全履行。债务人的履行行为是指以履行债务为目的的行为,与履行债务无关的行为造成债权人损害的,不属于加害给付,而是一般的侵权行为。2. 履行不完全合乎债的内容:债务人的履行行为应当以满足债权人的利益为目的,同时不应给债权人带来损害。在不完全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违反了此义务,没有按照债务本旨履行债务。债务人的履行不完全合乎债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履行的数量不完全,标的物的品种、规格、型号不符合规定或有缺陷,履行方法不完全以及违反附随义务的不完全履行。3. 可归责于债务人:可归责于债务人是指债务人对其履行债务所造成的对债权人的损害,未尽相当的注意。在瑕疵给付中,无论债务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只要其交付的标的物有瑕疵,债务人即应负责;在加害给付中,因其系债务人的履行行为造成债权人的其他利益损失,故应以债务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为要件。但对于债务人的故意或过失,债权人不负举证责任,债务人须证明自己主观上没有过错时,才能免于负责。
最新资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
一、损害赔偿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然而,损失赔偿额不得超过违约一方在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合同法律师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所涉及的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包括诚信缔约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以及其他先合同义务。文章详细解析了《合同法》相关规定,特别是在实践中的解释和应用,如“恶意”的界定、告知义务的特殊性和判定因素、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等。同时,也
-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包括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损失赔偿的问题。劳动者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损失。用人单位需承担证明损失的责任,可扣除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未签劳动合同不需缴纳违约金,但有服务期约定和保密事
-
买卖合同的定义和义务
买卖合同的基本定义及出卖人的义务。出卖人需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所有权,交付可以是直接转移占有或将向第三人请求提取标的物的权利转让给买受人。此外,出卖人还需交付与标的物相关的单证和资料。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方法依法律规定,动产依交付而转移,不动产及特别规定的
-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担保合同中止条件的相关内容。在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权利中止履行合同,但需要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丧失商业信誉或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之一。若无确切证据,当事人需承担违约责任。
-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
什么是合同后义务
-
出卖人的法定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