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是指承担50%以上的责任,所以承担70%的责任是属于承担主要责任的情形。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违章行为主要包括:闯红灯、超速、超载、无证驾驶、逆行驾驶、违章变道、饮酒后驾驶、使用伪造驾驶证等。如果两人都超速行驶导致交通事故,那么两个人都违章,都要承担责任。因此,实践中只要双方开车时有以上违章行为,那么发生交通事故后可能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两人都有违章行为,对共同造成的交通事故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认定:
1、根据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来划分责任
在因双方违章行为共同引发的责任事故中,应该根据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来划分责任。
(1)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2)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基本相当的,两方负同等责任。
2、当事人违章并消极配合认定责任
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3、当事人违章并未积极报案处理
(1)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
(2)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同等责任。
4、若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
机动车一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归属及其处罚情况。对于全部责任和无责任的情况,违规一方承担全部责任;对于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的情况,主要违规方承担主要责任,其他违规方承担次要责任;在各方均有违规行为时,各方承担同等责任。此外,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事故,
交通事故处理赔偿时间过期后的法律途径。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时间期限根据不同情况而定,包括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和复杂的交通事故。对于无法查证交通事故事实的情况,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制作交通事故证
诉讼中确定被告对象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包括针对肇事司机、车主和单位的起诉。同时,文章介绍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的车主承担垫付责任原则。证据获取方面,强调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重要性,并解释了法院对事故责任认定的
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原则。机动车一方需承担严格责任,但在符合法定条件时,责任可减轻。损失若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机动车一方可完全免除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