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64条的规定,交通肇事责任认定书是向保险公司索赔的必要条件。如果双方没有达成一致,交通肇事责任认定书是无法获得的。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建议当事人积极要求交警部门出具责任认定书。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64条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如果无过错方没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伤者应该收集证人证言证明自己被主要责任方车辆撞到并受伤的证据,向机动车驾驶员(保险公司)追偿。证据包括车祸见证人、处理交通事故的交警调查记录以及医院的就诊记录等。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没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仍然可以向事故造成人追究民事赔偿。交通肇事赔偿包括护理费、医疗费、误工费以及伤残工具费等。如果车祸造成一定的伤残等级,应当及时申请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一般处理交通事故的交警会提前告知家属进行伤残鉴定。
伤残等级鉴定是在达到符合鉴定标准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伤员达到了鉴定标准但没有进行鉴定,向交通事故主要责任人追偿时将无法获得伤残鉴定标准赔偿的赔偿款。此外,仅仅获得医院的医疗费、护理费和误工费,因为没有进行伤残鉴定,即使因车祸导致了永久性残疾,也无法获得应得的伤残赔偿费和伤残护理费以及器具费等。
交通事故调解赔偿的期限问题。当事人申请调解应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十日内提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期限为十日。制作事故认定书的时限根据事故情况有所不同。调解原则根据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责任程度来确定赔偿责任比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赔
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诉讼程序,包括民事赔偿无法调解时的诉讼途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复核审查期间涉及诉讼的情形处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内容以及复核审查的内容等。在复核审查期间若当事人提起诉讼,复核将被终止。交通事故认定书需包括事故当事人情况、
私了交通事故的条件及相关的法律规定。私了交通事故仅限于财产损失、双方对事故无争议、无公共危险、无公共或他人财产损失、合格驾驶条件以及车辆可移动的情况。若无法私了,当事人需通过诉讼解决,起诉状需包含原告、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及证人信息等
交通事故认定中纠错机制的缺失问题。由于制度未提供救济途径,当事人在面对错误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时无法获得救济。法院纠错能力有限,民事诉讼中的举证原则使得当事人难以证明认定书的错误。此外,由于缺乏行政复议和诉讼程序,交通事故认定书出错几率增加,易滋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