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 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
(3) 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
(4) 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
(5) 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10%的赔偿责任;
(6) 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的赔偿责任。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那么机动车一方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与处于静止状态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如果机动车一方没有交通事故责任,那么机动车一方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方需要在该车应当投保的最低保险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对于超过最低保险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以上规定进行赔偿。
(1) 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 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3) 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4) 负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5) 无责任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6) 属于交通事故意外事故,各方均无责任的,根据《民法通则》和《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规定,视具体情况确定双方的赔偿责任;
(7) 属于不能认定事故责任的,双方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行人横穿马路被撞时司机的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赔偿责任取决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机动车一方有责任,需要进行赔偿。具体赔偿比例根据事故责任大小而定,包括全部、主要、同等、次要责任以及无责任的赔偿比例。对于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
交通事故后缺乏损害赔偿资金与能否继续开车的问题。对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即使肇事者没有钱赔偿,只要驾驶证未被吊销仍可开车。对于伤害事故赔偿涉及的问题如轻伤的民事赔偿责任、涉嫌交通肇事罪时的法律风险等做了详细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和
车祸后的诉讼时效问题,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一年。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中,哪些人具有诉讼主体资格,包括行人、乘车人以及车辆驾驶人等。
交通事故中人员受伤的处理方法。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应立即停车并报案,抢救伤员并保护现场,协助交通警察勘察现场和调查取证。当事人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积极配合处理事故,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