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拍卖法 > 拍卖法法律法规 > 拍卖文物是否需要鉴定

拍卖文物是否需要鉴定

时间:2020-07-21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0250
我国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是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我国的文物是比较多的,并且我国政府对文物的保护力度是非常巨大的,一些珍贵的文物是禁止出国的,那么拍卖文物要不要鉴定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拍卖文物是否需要鉴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委托拍卖文物的,在拍卖之前,应当经拍卖人住所地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鉴定、许可才能进行拍卖。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

第八条 依照法律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需经审批才能转让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在拍卖前,应当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委托拍卖的文物,在拍卖前,应当经拍卖人住所地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依法鉴定、许可。

第十三条 拍卖企业经营文物拍卖的,应当有一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注册资本,有具有文物拍卖专业知识的人员。

拍卖方式的种类包括哪些

1、英格兰式拍卖

英格兰式拍卖亦称增价拍卖,它是指拍卖标的的竞价由低向高依次递增直到以最高价(达到或超过底价)击槌成交的一种拍卖。增价拍卖是最古老并一直占统治地位的一个拍卖种类,在我国的拍卖活动中较为广泛采用。

2、荷兰式拍卖

荷兰式拍卖亦称减价拍卖,它是指拍卖标的的竞价由高到低依次递减直到第一个竞买人应价(达到或超过底价)时击槌成交的一种拍卖。

3、有底价拍卖

有底价拍卖是指在拍卖前,委托人与拍卖机构双方经共同协商并以书面合同形式先行确定拍品的底价(也叫保留价),在拍卖时,凡竞买人所出的最高竞价达不到底价则拍卖不能成交。

4、无底价拍卖

无底价拍卖是指在拍卖前,委托人与拍卖机构并不先行确定拍品的底价,在拍卖时只要产生最高应价,拍卖即可成交。

5、密封递价拍卖

密封递价拍卖又称投标拍卖。是指由拍卖人事先公布拍卖标的的具体情况和拍卖条件,然后,竞买人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密封的标书递交拍卖人,由拍卖人在事先确定的时间公开开启,经比较后选择出价最高者成交。

6、速胜式拍卖

速胜式拍卖是增价式拍卖的一种变体。拍卖标的物的竞价也是按照竞价阶梯由低到高、依次递增,不同的是,当某个竞买人的出价达到(大于或等于)保留价时,拍卖结束,此竞买人成为买受人。

7、定向拍卖

定向拍卖是一种为特定的拍卖标的物而设计的拍卖方式,有意竞买者必须符合卖家所提出的相关条件,才可成为竞买人参与竞价。

8、反向拍卖

为满足会员个性化需求而设计的拍卖方式。注册会员可以提供希望得到的产品的信息、需要服务的要求和可以承受的价格定位,由卖家之间以竞争方式决定最终产品提供商和服务供应商,从而使注册会员以最优的性能价格比实现购买。

拍卖的标的物(即拍卖品):是指可以通过拍卖方式转让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各种财产,包括:公物拍卖、无形资产拍卖、不动产拍卖、企业资产(产权)拍卖、艺术品及文物拍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知识产权评估的实施

    知识产权评估的实施流程和必要性。知识产权评估需由资产评估机构进行,占有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如成立公司、质押、拍卖等需进行评估。评估范围可分为单项、部分和整体评估。非国有单位涉及知识产权经济行为时可参照国有企业。摘要了知识产权评估的主要内容和必要性,以吸引

  • 肇事车法院可以拍卖吗

    关于肇事车辆法院是否可以拍卖的问题。当被执行人未履行法院判决时,法院有权扣押车辆并在一定程序下进行拍卖。拍卖的前提条件是对方已申请强制执行且被执行人未在规定期限内履行义务。根据相关法律,被查封、扣押的财产可以进行拍卖或变卖。对于国家禁止交易的物品,将

  • 国有资产拍卖底价的确定程序

    国有资产拍卖底价的确定程序。国有资产拍卖需依法评估,依据评估结果确定保留价。拍卖程序包括提出申请、登记、资产清理和报表编制、资产评估和确认、拍卖进行和收入管理等环节。委托人有权确定保留价,拍卖收入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负责收取和管理。

  • 拍卖合同要约定委托期限吗

    委托拍卖机构拍卖的,委托合同要不要约定委托期限,由当事人协商确定,但一般情况下要约定期限的。(一)委托人、拍卖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二)拍卖标的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三)委托人提出的保留价;(五)拍卖标的交付或者转移的时间、方式;(七)价款的支付方式、期

  • 拍卖标的再行拍卖的相关费用如何处理
  • 拍卖前需要展示拍卖标的吗
  • 委托人可以撤回拍卖标的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