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合同法》和《建筑法》的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涉及到招标投标行为,而《招标投标法》主要调整的是招标投标行为。司法解释第一部分第1条第(三)款规定,如果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施工合同就无效。这一规定将上述三部法律的相关规定融为一体,是对违反《招标投标法》导致施工合同无效的一项突破性新规定。
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国家计委在2000年5月1日发布了三号令,对上述法律已明确范围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作了详细的规定,并明确了工程项目涉及的投资数额。例如,三号令将“商品住宅”项目纳入“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范围,并规定了该项目必须公开招标。由于三号令是根据法律本身明确规定制定的,其效力与《招标投标法》相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必须公开招标的工程项目,先开工后补办招标及中标手续并不改变合同的无效性。
大型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项目,铁路、公路、管道、水运等交通项目,邮政、电信枢纽等邮电电讯项目,灌溉、水利枢纽等水利项目,道路、桥梁、地铁等城市设施项目,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供水、供电等市政工程项目,科学教育文化等项目,卫生、社会福利等项目等。这些项目必须采用招标的方式,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
以下项目必须采用招标方式:
招标代理合同的不完善之处。合同示范文本格式条款存在缺陷,监管机构审查不严格,配套文件也存在不完善情况。具体表现为服务收费标准偏低,编制招标文件服务费用不合理,非全过程招标代理缺乏确定的收费标准,服务收费上下浮动幅度过大。这些问题影响了招标代理合同的执
公开招标报名不足三家时的法律处理办法。根据相关规定,如果提交投标文件的投标人少于三个,招标人应重新招标。无效投标文件将被拒绝。重新招标后若仍不足三家,对于必须经过审批的项目需报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其他项目则可根据招标人自行决定处理方式。
在招标代理合同下,甲方与乙方关于某建设工程的招标代理事宜进行协商并达成的合同条款。合同内容包括代理业务的内容与形式、工作条件和协作事项、委托期限、费用支付方式及日期、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和责任等。双方在合同中明确了代理内容、代理形式、工程概况和招标范围
公开招投标程序的详细步骤。从项目审批开始,到招标工作启动、招标策划、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招标文件澄清、开标、评标、评标报告和中标通知,最后签订合同。过程中可加入资格预审环节,对投标人资格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