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合同法》和《建筑法》的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涉及到招标投标行为,而《招标投标法》主要调整的是招标投标行为。司法解释第一部分第1条第(三)款规定,如果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施工合同就无效。这一规定将上述三部法律的相关规定融为一体,是对违反《招标投标法》导致施工合同无效的一项突破性新规定。
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国家计委在2000年5月1日发布了三号令,对上述法律已明确范围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的具体范围和规模标准作了详细的规定,并明确了工程项目涉及的投资数额。例如,三号令将“商品住宅”项目纳入“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范围,并规定了该项目必须公开招标。由于三号令是根据法律本身明确规定制定的,其效力与《招标投标法》相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必须公开招标的工程项目,先开工后补办招标及中标手续并不改变合同的无效性。
大型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项目,铁路、公路、管道、水运等交通项目,邮政、电信枢纽等邮电电讯项目,灌溉、水利枢纽等水利项目,道路、桥梁、地铁等城市设施项目,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供水、供电等市政工程项目,科学教育文化等项目,卫生、社会福利等项目等。这些项目必须采用招标的方式,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
以下项目必须采用招标方式:
企业在物流招标中常见的误区,包括设定过于苛刻的招标条件、频繁招标以及唯价格论。这些误区可能导致企业无法吸引优秀物流商,损害自身声誉,甚至滋生腐败。企业与物流商是利益共同体,应给物流商一个宽松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以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最终增强企业
违规转让中标项目的责任及相关法律规定。中标人如将中标项目转包或分包,将受到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同时,也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关于评标委员会的权力、义务及中标人的投标要求等内容,包括评标标准、程序、保密义务
工程风险及其分析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不能完全担保及转移所有风险,建设工程风险来源于多个方面,包括设计技术风险、施工技术风险、自然及环境风险、政治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等。文章详细阐述了各类风险的来源和特点,并强调了项目管理人员对风险进行
招标人是否可以拒收逾期送达的投标文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招标人应当拒收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提交的投标文件,以及逾期送达或不按招标文件要求密封的投标文件。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招标文件的组成和招标书写作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