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 > 经营者集中具有限制竞争效果的怎么办

经营者集中具有限制竞争效果的怎么办

时间:2024-09-18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046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营者有集中行为的,需要提前向有关部门审批的,如果相关部门未经审批的,集中经营的行为是不允许的,那么经营者集中具有限制竞争效果的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经营者集中具有限制竞争效果的处理方式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的规定,如果经营者集中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

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

根据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如果经营者集中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但是,如果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作出对经营者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

垄断竞争的优点

规模经济

垄断厂商由于规模大,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同时,垄断厂商的研究和开发能力可能使其具有更低的成本。

资本市场竞争

虽然垄断厂商在产品市场没有竞争者,但在资本市场上仍会面临竞争。

超额利润促进发展

垄断厂商或行业可以长期获得超额利润,从而促进新产品的研发和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国际竞争优势

通过抱团垄断竞争,国内企业可以相对容易地击败国外竞争对手,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清除高耗能高污染产业

在不违法的情况下,采取垄断竞争可以相对容易地清除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通过在一定区域内进行价格战和质量战,并进行兼并,可以统一管理这些行业。

国家安全考虑

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适宜进行垄断竞争,并培养几个垄断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

产品差异满足消费者需求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垄断竞争中存在的产品差异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有助于增进消费者福利。在非价格竞争中,厂商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改进服务方式,也有利于增进消费者福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法律属性的不同

    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同法律属性、目的、内容、手段以及国家在调整相关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反垄断法属于公法范畴,旨在创造合法竞争的市场环境,主要调整市场构成,防止经济集中和滥用优势。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私法范畴,旨在规范市场秩序和保

  • 丰富了企业的组织形式

    新《合伙企业法》对我国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它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为多种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创造了条件,尤其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限合伙的二元责任制度和管理结构适应了风险投资的需要,受到投资家们的青睐。随着有限合伙的确立,传统合伙企业也

  • 垄断行为的分类

    垄断行为的分类,包括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等。同时介绍了垄断协议的横向和纵向分类,以及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的禁止性规定和豁免情形。其中豁免情形需要满足法定正当性要求,并证明不会对市场竞争

  • 垄断采购来源是否违法?

    垄断采购来源是否违法的问题,指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中国因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存在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反垄断法需同时规范这两种垄断形式。

  • 垄断价格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 公开招标方式
  • 消费欺诈的构成要素
反垄断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