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客体之一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因此可以确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存在受害人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的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指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对于这种犯罪行为,根据法律规定,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可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传销犯罪的行为方式和本质特征得到了明确规定。
草案增加了非法经营活动犯罪中的“地下钱庄”、网络犯罪中的“黑客”以及非法提供或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等内容,并且在一审稿的基础上扩大了“老鼠仓”犯罪的主体。根据草案的二审稿,传销犯罪的行为方式和本质特征得到了明确规定: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不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的行为。
传销行为已经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被称为社会的“毒瘤”。非法传销行为在各地愈演愈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对传销参与人员的处罚依据,导致处罚过轻;另一个原因是暴利在纯属非法的金字塔式传销中起着关键作用,使得许多人加入传销是出于自愿。由于严峻的就业压力、扭曲的心态和成功观等因素,他们相信凭借传销能够一夜暴富。因此,除了严厉打击传销行为中的传销头目和授课老师外,国家还应加快立法进程,从根本上改变传销难以遏制的局面。
公务员组织传销犯罪的管辖问题。依据我国法律,公务员组织传销犯罪属于普通刑事案件,由犯罪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负责侦查。而职务犯罪如贪污贿赂等则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自诉案件则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组织领导传销罪是不会判处死刑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最重可以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扰乱市场秩序罪的一种,所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属于经济犯罪的一种。若在直销行为中出现夸大直销员收入、产品功效等欺骗、误导行为,应由直销监管部门处以行政处罚,而不应视为传销罪。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组织领导传销罪侵犯的客体之一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所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是有受害人的。四个月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一审稿,增设了组织领导传销罪,传销行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传销行为屡禁不止,已经对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