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赔偿金和经济补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根据劳动合同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如果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而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则应当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了赔偿金,那么就不需要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关于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是否可以同时适用的问题,最大的争议在于对《劳动合同法》第87条的理解。该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支付赔偿金,金额为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认为应该支付三倍经济补偿,也有人认为只需要支付两倍经济补偿。笔者认为,对于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只需要支付两倍经济补偿即可。因为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的情形都是合法的情况,不存在违法情形,而第87条的规定是针对用人单位的违法情形进行处理的。这两个条款是并行不冲突的,分别适用于合法情形和违法情形。因此,第87条的情形只需要支付两倍经济补偿即可。
公司裁员赔偿标准的内容。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裁员时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根据劳动者在公司工作的年限确定。详细列举了各种情形下公司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包括解除劳动合同、协商解除等。对于劳动者月工资高于所在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解除规定。劳动者可在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后解除劳动合同,或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时立即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也可协商一致解除。对于非过错解雇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提前通知并支付补偿。涉及违法行为的解雇,用人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赔偿责任;劳动合同期满时,特定情形下应延长或按工伤保险规定执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选择继续履行或要求支付赔偿金;特定情形下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包括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时的工资结算问题。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一次性付清工资,而时间节点不必是当天。当用人单位破产时,劳动者有权获得工资支付优先清偿权。此外,用人单位不能随意克扣劳动者工资,只有符合规定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