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事故赔偿 > 农民工受伤后伤残赔偿金如何计算

农民工受伤后伤残赔偿金如何计算

时间:2025-01-23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3262
随着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进城务工,如果农民工在工作中遭遇工伤,用人单位是需要负责的,需要赔偿其损失。那么,农民工受伤后伤残赔偿金如何计算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案情简介

2013年3月11日14时,张某某驾驶一重型货车在五莲县高泽镇驻地处,与徐某某驾驶的鲁LK7723号货车正面相撞,致徐某某及徐某某车上乘客刘*强受伤。经交警五莲大队认定,此次事故张某某负全部责任。刘*强的伤情经鉴定为一个八级和一个十级伤残。刘*强起诉要求张某某等赔偿各项损失16万余元。

另查明

刘*强系农业人口,刘*强从2011年6月12日至事故发生时在五莲县某机械制造厂(系个人独资企业,位于五莲县城工业园区内)工作。2009年,刘*强与五莲县高泽镇水西河子村村民委员会及该村村民刘某签订协议,将其家庭所承包的全部承包地调整给该村村民刘某耕种。

法院判决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户籍登记地为农村的赔偿权利人,其伤残赔偿金是否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应当综合赔偿权利人的居住地、主要收入来源等因素确定。刘*强在庭审期间提交了高泽镇水西河子村委会的证明及调整土地协议书等证据,表明刘*强已不再主要依赖农村土地收入为生活来源。综合刘*强在一审期间提交的五莲县某机械制造厂的证明、劳动合同书、部分工资表等证据,对于刘*强的伤残赔偿金应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一审判决后,被告未上诉,该判决已生效。

分歧

第一种意见

按农村居民标准计算,其理由是:按相关规定,虽主要收入来源于企业工作收入,但没在城镇连续居住,其生活的支出、个人的消费等还在农村,故应按农村居民标准计算。

第二种意见

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未来收入损失的赔偿。对有固定工作和以其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村居民,虽未在城镇居住,其伤残赔偿应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法律解读

残疾赔偿金除地区差异之外,还存在农村和城镇区分。对于在工矿企事业有稳定工作和以其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但又未在城镇居住生活的农村居民,因伤致残,应按何种标准计算其残疾赔偿金?

笔者观点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1. 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未来收入损失的赔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因丧失劳动能力而导致收入损失的赔偿。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也明确规定了残疾赔偿金是对未来收入损失的赔偿。因此,残疾赔偿金应根据受害人的收入损失情况来确定。
  2. 随着我国城乡统筹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农村居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也逐渐接近城镇居民。因此,仅仅以生活和消费在农村为由,按农村居民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有失公允。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基于历史原因的不同赔偿标准也应逐步取消。

综合本案,刘*强虽未在城镇居住,但其主要收入来自城镇务工收入,此次交通事故主要影响的是其务工收入,而非农业生产收入,故残疾赔偿标准应按城镇居民标准计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法律后果及赔偿责任

    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法律规定、法律后果、赔偿责任及赔偿请求的时效性。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否则将面临法律处罚和补缴费用。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可能导致工伤职工保险待遇减少,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差额损失的责任。劳动者应在知道权利被侵害后的

  • 第三人造成工伤的民事赔偿问题及工伤保险基金

    工伤及工伤保险基金的概念和范围,详细列举了工伤的情形。并进一步探讨了第三人造成工伤的赔偿问题,涉及民事侵权责任和工伤保险责任的竞合。对于是否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并通过另一种方式弥补差额,法律并没有完整统一的规定。笔者认同民事赔偿与工伤保险的“双倍兼得

  • 工伤认定申请的期限和途径

    工伤认定申请的期限和途径,包括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应在限定时间内向工伤认定机关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未申请的,受伤害职工及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可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文章介绍了农民工工伤死亡赔偿标准及相关待遇的计算方法。

  • 个体经营者员工工伤赔偿问题的法律处理

    关于个体经营者员工工伤赔偿问题的法律处理。主要介绍了工伤认定与赔偿的程序和标准,包括伤残等级的确定和待遇支付。同时,也阐述了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参保责任和工资计算标准等内容。对于个体经营者来说,了解这些法律处理方式和标准对于保障员工权益和企业发展非常重

  • 工伤赔偿和解协议书
  • 打工不签合同,纠纷时获风险案件简析
  • 工伤未达到伤残等级的索赔方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