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保办法规定,工伤用医保看病的费用原则上不能再申请工伤报销。如果违反医保办法进行报销,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责令退回骗取的基本医疗保障基金支出,并处以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对于职工工伤,应进行工伤认定。经过工伤认定后,医疗费用将由工伤保险支付,而不能使用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用于治疗职工生病或非因工负伤的情况。如果没有经过工伤认定,或认定不是工伤,只能使用医疗保险进行报销。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的规定,以下医疗费用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如果医疗费用依法应由第三人负担,而第三人不支付或无法确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将先行支付,并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在职工伤残鉴定结论或工亡批复下达后,用人单位应指派专人与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联系办理待遇申报和拨付手续。
申报时,用人单位需填写《职工工伤(亡)保险待遇申报审批表》和《工伤医疗费核销验收单》,并连同医疗费原始发票、《工伤认可证》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因工残废证》、劳动行政部门对工伤职工因工死亡批复、工伤(亡)之前12个月的工资发放表、供养直系亲属证明、职工本人身份证和缴费证明等材料一并上报。
如果属于交通事故,还需上报交警部门对事故的责任分析和处理意见。如果属于因公外出期间失踪,还需上报当地公安部门出具的失踪证明和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宣判书。
对于工伤(亡)兼有民事赔偿的情况,应积极寻求民事赔偿。在民事赔偿完毕后,填写《职工工伤(亡)民事赔偿情况表》,并连同民事赔偿调解书等相关文书一并复核。
工伤补偿办法中的工伤补偿标准,根据员工所受伤害的等级,工伤补偿标准可以分为八种类型。具体的补偿标准包括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伤残等级越高,获得的补偿越多。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联系。法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一定标准认定工伤的同时,也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文章详细列举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包括事故伤害、职业病等,并规定符合这些情形的劳动者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的各个项目。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用、工伤医疗期、工伤津贴、护理费、伤残抚恤金等。被鉴定为工伤的职工根据不同伤残等级享有不同的待遇,包括退出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等。同时,针对因工死亡职工的家属,也提供了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
工伤鉴定的年龄限制和相关程序。工伤鉴定没有年龄限制,但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且必须在出院后的一个月内进行,最长不超过18个月。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工伤鉴定的范围、申请材料和鉴定流程,包括医疗终结后的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材料、交纳鉴定费、参加鉴定会议和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