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7日10时许,郭某驾驶其所有的轻型普通货车,由自家院内倒车进入公路时,不幸碾轧到站在车后的女儿。经医院抢救无效,其女儿于当日死亡。
经查,该轻型普通货车,在某保险公司投保有交强险、商业三者险、不计免赔特约险,交强险责任限额为12.2万元,商业三者险责任限额为30万元,且事故发生在保险合同履行期间。
保险合同中载明“下列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不负责赔偿:(一)被保险人或驾驶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及其所有或保管财产的损失”合同签订时,保险公司未向投保人郭某明确说明该条款属免责条款。
事后,郭某向保险公司申请保险理赔,遭保险公司拒绝,郭某将保险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赔偿其损失。
(作者贾吉振,单位:河南省桐柏县人民法院)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赔偿郭某的损失。第一种意见认为,郭某作为投保人,其遭受的损失属于免赔的范围。因此保险公司不应理赔。第二种意见认为,郭某在保险公司投保有交强险、商业三者险、不计免赔特约险,事故又发生在保险合同履行期间,所以保险公司应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赔偿郭某的损失。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郭某为其轻型货车在某保险公司投保有交强险、商业三者险、不计免赔特约险,双方形成了保险合同关系。双方所签订的保险合同,是被告事先拟定的格式合同,该合同中载明“下列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不负责赔偿:(一)被保险人或驾驶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及其所有或保管财产的损失”的条款,属于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规定的免责条款。根据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形式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本案中,郭某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对于免责条款,保险公司未向其作出明确说明,故该免责条款无效。保险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结合本案,郭某自己驾车不慎,将作为第三人的女儿轧死,存在侵权,需承担赔偿责任。但因郭某既是赔偿权利人,又是赔偿义务人,所以其作为侵权者的赔偿就无需实际支付了。
合同中免责条款的效力规定。免责条款是合同中的一部分,旨在免除或限制一方或双方未来责任。其必须具备约定性、明示性和免责性。但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条款以及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免责条款的有效性与无效性的确定方式,包括基于现行法律规定、风险分配理论、过错程度和违约的轻重来确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免责条款的特点,如它是合同的组成部分、事先约定的、旨在免除或限制当事人未来的责任等。免责条款与附条件的合同有所不同,它只是合同的一项
保险投资基金的分类与特点。保险投资基金主要包括资本金、非寿险保费收入和寿险保费收入等组成部分。根据不同资金来源和需求,保险投资基金分为不同类型,如收入型基金、收入成长混合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和成长价值复合型基金等。各类基金在投资策略、风险和收益方面有所
陆上运输货物保险的分类,包括陆运险和陆运一切险及其除外责任。陆运险涵盖自然灾害和运输工具事故导致的损失,而陆运一切险还涵盖外来原因造成的货物损失。除外责任包括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发货人责任、战争、工人罢工或运输延迟造成的损失等。保险责任起讫期限与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