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特别程序 > 一审终审错了怎么办

一审终审错了怎么办

时间:2024-01-22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4270
一审终审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诉讼制度,一审终审的一审判决结果是最终的判决结果,一审终审适用的案件有小额诉讼、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等,那么一审终审错了有什么救济途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审终审判决错误的应对措施

依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审终审案件是不能提出上诉的,如果判决结果有错误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再审,人民法院或者检察机关可以提出抗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99条,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当事人认为存在错误的情况下,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在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中,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申请再审并不会停止判决或裁定的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08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如果发现符合本法第200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提出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如果发现符合本法第200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发现调解书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备案。同时,也可以提请上级人民检察院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审判监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民事诉讼的起诉方式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民事诉讼的起诉方式包括书面起诉和口头起诉两种。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0条的规定,起诉应当通过递交起诉状向人民法院提出。起诉状的副本数量应根据被告人数而定。只有在确实存在书写起诉状困难的情况下,才可以选择口头起诉。此时,人民法院会将原告的口头陈述记录在笔录中,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起诉状是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书面依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1条的规定,起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当事人的自然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等。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还应包括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通过这部分内容,双方当事人的身份情况得以具体化。2. 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这部分内容是起诉状的核心。原告应在起诉状中明确陈述具体的诉讼请求,并提供支持该请求的事实和理由,包括法律关系存在的事实、纠纷事实以及提出诉讼请求的理由等。3. 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所。案件事实的存在需要通过证据加以证明。民事诉讼法对原告的举证责任作出了规定。因此,原告在起诉状中对诉讼请求和理由应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果提供书证或物证,应在递交起诉状时一并提交给人民法院。如果提供证人证言,应明确证人的住址,以便人民法院进行调查核对。人民法院会逐一询问原告口述的内容,并将其记录在笔录中。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审理选民资格案件的程序与要求

    民事诉讼法下审理选民资格案件的程序和要求。包括参与审理的相关方,如起诉人、选举委员会代表和有关公民的参与;审判人员需听取各方陈述和辩论,审查选民资格并适用法律作出判决;审理时间需在选举日前完成,确保不影响选举工作;判决需及时送达选举委员会和起诉人,并

  • 终审判决结果是否会告知一审法院?

    关于终审判决结果是否会告知一审法院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审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后并没有明确规定要告知一审法院,只会告知案件的当事人。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当事人适格的相关内容,包括与诉讼权利能力的区别以及与纯粹形式上的当事人的不同

  • 对现行立法的质疑:再审程序的审判程序设计不合理

    现行立法中关于再审程序的审判程序设计的不合理性。文章指出,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再审案件的审判程序是按照再审案件在普通程序中的审级确定的,这种方式忽视了再审程序的特殊性和多变性,存在一些问题。文章还讨论了再审程序在审判操作上的困难,包括依照第一审或第二

  •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包括哪几种

    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的几种情形。包括违反公开审判规定、违反回避制度、剥夺或限制当事人法定诉讼权利、审判组织组成不合法以及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情形等。第二审人民法院在发现以上情形之一时,有权将案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进行审判。

  • 特别程序与调解的关系
  • 民间借贷纠纷的警察处理权限
  • 民事特别程序的种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