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一般规定 > 被执行和解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被执行和解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时间:2023-11-14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4449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既然如此,被执行和解的条件都是什么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为您进行解答。

被执行和解的要件

执行和解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然而,要使执行和解具备法律效力,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自愿达成和解协议

首先,和解协议必须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如果和解协议是在外力的影响下达成的,将会损害权利人的利益,并可能导致当事人再次提起诉讼,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双方当事人达成的和解协议必须是自愿的。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

其次,和解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和解协议不能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如果和解协议违反法律法规,人民法院将不予承认。

具有诉讼行为能力

第三,当事人必须具有诉讼行为能力。如果当事人没有诉讼行为能力,他们必须委托代理人进行和解,并且代理人必须有被代理人的特别授权。授权委托书必须明确委托进行和解的事项和权限。

共同诉讼的案件需全体共同承认

最后,如果案件涉及共同诉讼,其中一方当事人与对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该协议只有在其他共同诉讼人全体承认后才对全体产生效力。如果选定代表人进行和解,必须经过当事人的同意。

被执行和解的程序

根据法律规定,执行和解是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的,因此执行和解的程序应该是双方协商后签订和解协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规定》:

自愿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根据第一条规定,当事人可以自愿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依法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主体、履行标的、期限、地点和方式等内容。一般情况下,和解协议采用书面形式。

中止执行的情形

根据第二条规定,和解协议达成后,如果出现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

  1. 各方当事人共同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和解协议;
  2. 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和解协议,其他当事人予以认可;
  3. 当事人达成口头和解协议,执行人员将和解协议内容记入笔录,并由各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

    工资强制执行的处理方法,包括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强制执行的措施等。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查询、冻结、划拨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通过这些措施,确保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

  • 执行回转的概念

    执行回转的概念、条件和应用场景。执行回转是在案件执行中或执行完毕后,因执行依据被撤销或变更而重新采取执行措施的制度。其条件包括原执行依据正在执行或已执行完毕、执行依据被依法撤销或变更、新的执行依据是其必备条件,并且只适用于原申请执行人取得财产的情况。

  • 什么是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的定义、流程以及相关规定。强制执行是法院根据生效法律文书,运用国家强制力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保障权利人权利实现。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等特定情形,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书中应载明执行标的总额、已执行的债权数额和剩余

  • 赋予民事执行和解协议可诉性的必要性

    民事执行和解协议的可诉性问题。执行和解协议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被执行人逃避执行、涉及第三人履行义务等,导致执行权利人无法实现其权益。赋予执行和解协议可诉性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维护合法权益、节约司法资源。最高人民法院逐渐认可了赋予执行和解协议可

  • 房屋拍卖的法律程序
  • 什么是强制执行
  • 什么情况下可以取消限高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