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在查封被执行人财产后,如果由人民法院保管或委托第三人或申请执行人保管,保管人不得使用该财产。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十二条,如果被执行人的财产不适宜由人民法院保管,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被执行人负责保管;如果被执行人不适宜保管,可以委托第三人或申请执行人保管。
如果人民法院指定被执行人保管的财产,且该财产的继续使用不会对其价值产生重大影响,可以允许被执行人继续使用;而由人民法院保管或委托第三人或申请执行人保管的财产,保管人不得使用。
法理学上规定了一事不再罚原则,即对于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给予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处罚。
一事不再罚的目的在于防止重复处罚,体现了过罚相当的法律原则,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在对同一个违法行为进行理解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一个独立的违法行为,而不是一类违法行为。
第二,同一个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同一违法行为人。
第三,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一个违法事实,而不是一次违法事件。
第四,同一个违法行为指的是该违法行为的全貌。如果违法行为人对该行为向行政处罚主体作了重大欺瞒,并且该欺瞒导致处罚主体对该违法行为的定性和施罚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处罚主体在第一次处罚后可以根据新查明的事实情况对违法当事人追加处罚。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24条的规定,对于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因此,一事不再罚可以被界定为行政主体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同类(罚款)的行政处罚。
换句话说,行为人的一个行为无论违反了一个规范还是多个规范,受一个行政主体管辖还是多个行政主体管辖,都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的行政处罚,但不能由不同的行政机关对同类处罚进行重复。如果第一次处罚是罚款,那么第二次处罚可以是吊销营业执照或其他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或者没收等,只是不能再罚款。
综上所述,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一事不再罚的范围是有限的,仅限制了二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而不限制其他类型的第二次或多次行政处罚。在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繁多、职权交叉重叠的情况下,仍然无法解决多头处罚和重复处罚的问题。
协议离婚后男方不履行抚养费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首先可以通过一审法院进行教育和警告;若前夫仍不履行,当事人可申请强制执行,包括提取工资、查封财产等方式来强制履行抚养义务。
公益投诉是否适用行政复议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益投诉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不能申请行政复议。该法律明确规定了哪些情形可以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主要包括对各类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许可证等决定不服,以及认为合法权益被侵犯的情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费用问题以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和范围。当事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时需按规定缴纳费用,如确有困难可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需满足多个条件,如原告人符合条件、被告人明确等。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仅限于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导致的物
被执行人的土地保全问题。人民法院可根据申请对可能导致判决难以执行的案件裁定保全被执行人的财产,包括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对土地进行预查封时,需考虑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缴纳情况和土地是否可分割等因素。此外,债的保全包括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旨在保护债务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