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法院是可以划扣已经质押的应收账款,但在划扣应收账款前,应该先清偿质押权人的债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
第一百五十七条 人民法院对抵押物、质押物、留置物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但不影响抵押权人、质权人、留置权人的优先受偿权。
1、限制质物转让
股权一旦被出质,则未经质权人同意,出质人不得将该股权转让给第三人。由于质押事项已经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或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公示,第三人也不得以不知情而辩称自己为善意第三人,进而主张股权转让有效和办理转让手续。当然,如果出质人只是将其部分股权出质,则除非有特别约定,出质人将剩余股权转让或质押应不受质权人限制。
2、收取孳息
除非在质押合同中明确排除,否则质权人有权收取出质股权产生的孳息(股息或红利),出质人不得拒绝。一般来说,在债务人不清偿债务的情况下,质权人将孳息充抵主债务不存在争议。
但在债务人不存在不履行债务行为时,出质人应如何处理孳息却值得商榷,因为除规定“孳息应先充抵收取孳息的费用”外,关于质权人如何处置孳息法律再未予明确。
质权人行使质权的前提,是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出质人出现担保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形,否则质权人虽有权持有孳息,但尚无权立即充抵债务。在债务人清偿主债务后,质权人应返还孳息(扣除收取孳息的费用),而且孳息余额的利息也当按照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一并返还。
3、物上代位权
担保法规定,因出质物灭失所得的赔偿金,应作为出质财产,质权人有权要求提存或提前清偿债务。与一般动产不同,出质股权一般在公司解散或破产的情况下才会“灭失”,这时质权人享有的优先受偿权并不是针对公司全部剩余财产,而仅限于出质股东自身可分配到的公司剩余财产。考虑到对质权人的重大影响,质权人宜在质押合同中约定,未经质权人同意或提供其他担保,出质人不得提议解散公司或申请公司破产,或者对其他股东此类提议投票支持。出质人违反的,应追究其违约责任。
经济适用房法院的拍卖限制。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当事人只有一套房屋时,法院可以查封但不能拍卖。同时,法律规定不得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包括被执行人及其家属生活必需品、未公开的发明等。对于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生活必需的居住房屋,法院可以进行查封,但不得拍
股份质押权是不可以进行第二顺位,法律规定抵押可以有顺位,未规定质押可以有顺位。央行在其发布的应收账款质押办法中规定应收账款质押可以有顺位,这是作为下位法的部门规章违反立法法的创设性规定,是否被人民法院认可存在争议。以基金份额、股权出质的,质权自办理出
人民法院对抵押物、质押物、留置物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所以已经质押的应收账款可以冻结的,冻结是保全的措施之一。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质押担保的范围,原则上应当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应当适用法定质押担
企业在采购时,用持有的第三方的债权作为货款支付给销货方,销货方销售货物收到的是应收账款,但是对方债务人不是购货方,而是第三方即原来与购货方有债权债务关系的一方。转让应收账款时,转让方对未来应收账款的实现与否负有连带责任的转让行为。比如,用应收账款作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