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以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结案的情形包括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申请人同意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经查证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等。
《关于执行案件立案、结案若干问题的意见》
根据该意见第十六条的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方式结案:
当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以用于执行时,如果申请执行人书面同意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可以以此方式结案。
如果因为被执行人没有财产而中止执行已经满两年,并且经过查证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可以以此方式结案。
如果申请执行人明确表示无法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或财产线索,并在人民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后,对人民法院认定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表示认可,可以以此方式结案。
如果被执行人的财产无法通过拍卖变卖,或者动产经过两次拍卖、不动产或其他财产权经过三次拍卖仍然流拍,申请执行人拒绝接受或者依法不能交付其抵债,并且经过人民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后,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可以以此方式结案。
如果经过人民法院穷尽财产调查措施,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或者虽有财产但不宜强制执行,并且当事人达成了分期履行和解协议,但尚未完全履行,可以以此方式结案。
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而申请执行人属于特困群体,并且执行法院已经给予了适当救助,可以以此方式结案。
人民法院在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前,应当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案件是否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进行合议。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时,应当制作裁定书,并将其送达给申请执行人。裁定书应当详细说明案件的执行情况、申请执行人债权的已受偿和未受偿情况、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理由,以及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时可以申请恢复执行等内容。
在依据本条第一款第(二)(四)(五)(六)项规定的情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之前,应当告知申请执行人可以在指定的期限内提出异议。如果申请执行人提出异议,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组织当事人就被执行人是否有财产可供执行进行听证。如果申请执行人提供了被执行人财产线索,人民法院应当重新调查核实这些线索。如果发现被执行人确实有财产可供执行,应当继续执行。如果经听证后确认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申请执行人也无法提供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证据,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在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如果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或依据职权恢复执行。如果申请执行人申请恢复执行,不受申请执行期限限制。
销售未遂的行政处罚程序及原则。对于销售未遂的轻微违法行为可不予处罚,构成违法行为则采取相应措施。行政处罚程序包括调查取证、告知权利、听取陈述等步骤。执行行政处罚时应遵守当事人自觉履行、不停止执行等原则,可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处罚决定得到履行。
执行董事与经理的身份和职权。执行董事可以是公司的股东或员工等,其资格需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执行董事与总经理的产生方式、职权及作用不同。在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如果没有设立董事会,可以设立一名执行董事代替。执行董事主要负责企业战略发展,而总经理则
诉讼保全的方式及申请程序。当事人可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申请诉讼保全,并需明确选择财产保全措施。执行前保全指在法律文书生效和执行前采取的保全措施,债权人需及时申请。对到期债权的执行程序有明确规定,包括异议期和异议处理。法院在保全措施中需防范被执行人与第三
我国执行庭案件审批的时限。根据法律规定,执行案件的时限为六个月,但实际操作中只要对方具备履行能力和可执行财产,执行庭通常会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执行。如果六个月内未能执行到位,申请人有权向上级法院提出执行申请,上级法院会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