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案件过程中申请人死亡怎么办
时间:2024-05-08 浏览:4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对民事诉讼作出判决后,就需要对生效的判决书进行执行,如果被执行人不执行的,申请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那么执行案件过程中申请人死亡如何处理?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执行案件过程中申请人死亡的处理方式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执行案件在进行过程中申请人死亡时,人民法院应作出中止执行的裁定。一旦中止的情形消失,执行将会恢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六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发生时,人民法院应作出中止执行的裁定:
- 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执行;
- 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
-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
-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
-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一旦中止的情形消失,执行将会恢复。
申请强制执行所需材料
申请人在申请强制执行时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 一份强制执行申请书。如果申请人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则需要加盖公章;如果申请人是自然人,则需要申请人本人在强制执行申请书上签名或捺手印。强制执行申请书不得使用圆珠笔书写,也不得使用复印件。
- 一份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材料。如果是委托代理申请强制执行的,还需要提供委托代理资料。如果申请执行的是非法院法律文书,则还需要提供被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
- 一份具有强制执行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的原件和两份复印件。法院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应加盖承办法官的法律文书生效章,如果经过两级法院审理,则需要提供一、二审法院的法律文书。仲裁机关出具的生效法律文书应附上仲裁机关关于法律文书已经生效的函件或双方当事人已签收的送达回执原件。行政机关出具的生效行政法律文书应附上当事人已签收的送达回执以及证据材料原件。
- 被申请人财产线索清单。如果已对被申请人的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则需要提交采取保全措施的民事裁定书的复印件。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销售未遂的行政处罚程序及原则
销售未遂的行政处罚程序及原则。对于销售未遂的轻微违法行为可不予处罚,构成违法行为则采取相应措施。行政处罚程序包括调查取证、告知权利、听取陈述等步骤。执行行政处罚时应遵守当事人自觉履行、不停止执行等原则,可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处罚决定得到履行。
-
什么是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的定义、流程以及相关规定。强制执行是法院根据生效法律文书,运用国家强制力迫使义务人履行义务,保障权利人权利实现。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等特定情形,可以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书中应载明执行标的总额、已执行的债权数额和剩余
-
执行董事与经理的身份和职权
执行董事与经理的身份和职权。执行董事可以是公司的股东或员工等,其资格需在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执行董事与总经理的产生方式、职权及作用不同。在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中,如果没有设立董事会,可以设立一名执行董事代替。执行董事主要负责企业战略发展,而总经理则
-
最新房屋强制执行公证效力的法律意义
强制执行公证效力的法律意义。该效力允许债权人通过公证文书直接申请执行,无需经过法院审判程序。法律规定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包括执行程序和执行期限等。办理程序涉及准备相关证件和材料、律师联系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等步骤。同时,《中华人民共
-
公证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问题
-
诉讼保全的方式及申请程序
-
执行庭案件审批的时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