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调解是指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通过自行协商,就案件争议问题达成协议,并共同向法院陈述协议的内容,要求结束诉讼从而终结诉讼的制度。与之相比,诉讼和解在性质上有所不同,它是当事人在诉讼中对自己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处分。
诉讼调解需要人民法院和双方当事人共同参与,而诉讼和解只需要双方当事人自己参与。
根据法院调解达成协议制作的调解书生效后,诉讼归于终结,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执行力。而当事人在诉讼中和解的,则应由原告申请撤诉,经法院裁定准许后结束诉讼,和解协议不具有执行力。
需要注意的是,法院调解与诉讼和解并不是完全没有关系。根据《民事调解规定》,二者的联系表现为以下两点:
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自行达成和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依法确认和解协议制作调解书。
当事人在和解过程中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对和解活动进行协调,人民法院可以委派审判辅助人员或者邀请、委托有关单位和个人从事协调活动。
非财产案件是指因人身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发生争议而提起诉讼的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非财产案件受理费按件计征,在涉及财产分割的离婚案件中,总额不超过1万元的不另收费,超过1万元的部分按1%收取。侵害姓名权、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的案件每件收取50至100元。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根据争议金额的不同,每件交纳500元至1000元或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交纳。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30至50元,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10元至50元。破产案件按照破产企业财产总值依照财产案件收费标准计算,减半交纳,但最高不超过10万元。
财产案件是指因财产权益争议提起诉讼的案件。根据相关规定,财产案件的受理费按照争议财产的价值和金额,实行依率递减的原则计算收取。具体收费标准如下:
依法治国背景下,关于法律权威和依法办事的重要性。分析各选项后,选项C违背了相关法律。法院在调解过程中,未遵循当事人自愿原则,为下落不明的被告指定代理人参加调解,这违反了《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他选项A、B和D中的行为均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
民事调解书与离婚书的关系。民事调解书是解除夫妻关系的协议书,生效后即意味着离婚,与法院判决书和民政局离婚证有同等效力。民事调解书的制作和效力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离婚诉讼程序包括起诉、答辩和开庭审理阶段。
司法鉴定与和解的关系。在民事案件中,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可以进行调解处理。刑事案件的和解适用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案件和过失犯罪案件。司法鉴定是服务于司法诉讼活动的技术性活动,对于维护法律尊严、促进司法公正有重要作用。
交通事故赔偿的程序,包括赔偿项目和调解赔偿程序。赔偿项目涵盖了医疗费、误工费等多个方面,并涉及到不同情况的细化处理。调解程序由公安机关主持,经过调解达成协议后会制作调解书,否则将制作调解终结书。若一方不履行协议,当事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