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 > 法律规定的证据类型有哪些

法律规定的证据类型有哪些

时间:2024-01-23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5286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的时候,证据对案件的审判结果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案件证据充分、犯罪事实清楚的,就会判处有罪,那么法律规定的证据有什么类型?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法律规定的证据类型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法明确了多种证据类型,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等。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该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作为证据。

具体的证据类型包括:

  1. 物证:指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物体。
  2. 书证:指书面文件、书籍、文书等。
  3. 证人证言:指通过证人口述得到的证据。
  4. 被害人陈述:指被害人对案件事实的陈述。
  5.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进行的供述和辩解。
  6. 鉴定意见:指专家、鉴定人对案件相关问题所作出的意见和结论。
  7. 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指对案件现场、物证等进行勘验、检查、辨认和侦查实验等过程所记录的笔录。
  8. 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指通过视听设备录制的相关资料和电子数据。

为了作为定案的根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

根据该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证据的种类和作用

    法律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和作用。证据可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等类型。法院需全面评估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审查证据间的联系及其与待证事实的关系。合适的证据对诉讼结果至关重要,专业律师可为您提供证据方面的专业服务。

  • 口头辞退录音是否可作为证据的问题

    口头辞退录音作为证据的问题。原先,未经对方同意私自录音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根据最新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录音证据只有采用侵犯他人隐私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才会被排除使用。合法的录音证据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并有其他证据佐证。此外,《劳动

  • 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的区分

    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传来证据)的区分。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比派生证据更可靠。法律依据方面,我国三部诉讼法均规定了证据的分类,包括物证、书证等,这些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根据。

  • 申请调取证据的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关于申请调取证据的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证据,包括国家有关部门保存的档案材料、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材料以及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如书证、物证、视听资

  • 失踪人财产代管人的法律责任
  • 偷录偷拍是否能作为证据使用
  • 证据签字未按手印法院是否采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