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全公司名下的房产股权,应按照以下程序:
1. 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并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操作。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的规定,当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时,人民法院有权向相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财产情况,包括存款、债券、股票和基金份额等。根据具体情况,人民法院有权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扣押、冻结、划拨或变价,但这些操作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履行义务的范围。
2. 向股权所在公司发出协助执行通知。
根据2006年1月1日施行的《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对于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变更登记的股东或股权变更将无法对抗第三人。因此,在保全股权时,除了向股权所在公司发出协助执行通知外,还应向工商局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以避免保全或执行措施上的疏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以上程序的执行应得到保全法院或执行法院的充分重视,以确保冻结股权的目的能够实现。
股权的保全及执行有以下法律依据:
1.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2年9月7日公布并执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执行人以其全部资产作股本与外方成立合资企业的应当如何执行问题的复函》。
2. 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7月18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51条至第56条的规定。
3.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9月3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冻结、拍卖上市公司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若干问题的规定》。
4.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第73条和74条的规定。
财产保全的申请和担保流程,以及财产保全裁定的时限、担保要求与解除机制。申请人需提出申请并提供担保,法院有权要求相应担保。诉前保全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诉中保全则视情况紧急程度而定。财产保全可因多种原因解除,如被申请人提供担保或履行判决义务。同时,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交通事故中责任方无赔偿能力的解决办法。首先提出当事人应主动与对方协商寻求解决方案;其次如协商无果,受害者可以向法院起诉并保全财产,法院可采取多种执行措施强制执行;再谈暂时中止执行的情况;接着阐述了交通事故赔偿费涵盖的项目。最后,介绍了申请交通事故财产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取方式。依据我国《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申请人需按保全财产价值比例交纳申请费用。具体标准包括申请执行法律文书的费用及申请保全措施的费用,根据执行金额或价额分段收费,最高不超过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