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 > 未成年给主播刷礼物、打赏有效吗

未成年给主播刷礼物、打赏有效吗

时间:2024-12-08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5940
相信大家经常都有看到这样的新闻:“某小孩用家长手机给主播打赏上万元”。近年来,随着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直播变得越来越受关注,“带货直播”、“游戏直播”、“吃播”...各种形式的直播都逐渐流行。那么,未成年的小孩用父母的手机给为游戏充值,为主播打赏,这样的钱款是能追回的吗下面就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未成年人的打赏行为是否有效

在涉及未成年人充值打赏的争议中,未成年人的具体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取决于以下因素:未成年人的实际年龄、支付的金额、是否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等。

最高法关于未成年人打赏的规定

根据最高法发布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未经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网络直播平台的打赏行为,支付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有权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未成年人自主决定打赏一定金额,如果花费与同一年龄段群体平均消费水平相差不大,可以初步认定为与其智力相适应。但如果超出了与其年龄、心智不相符合的界限,比如高于该年龄层的平均消费,法定代理人可以决定是否同意或追认。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定义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两种情况:

1.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根据《民法总则》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2.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需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未成年人打赏款项的追回

尽管法律对未成年人的过度消费行为有一定的保护,但在实际操作中追回款项往往存在困难。

如果确定未成年人在充值、打赏时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监护人有权根据《合同法》第58条请求平台和主播返还已支付的款项。

对于未成年人大额打赏,家长应做好监督,例如不告诉孩子手机的支付密码,让孩子有更多金钱概念的认识等。同时,对于各大直播平台的观看、打赏、充值等流程,是否存在认证不足、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也值得思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 一、一般打架斗殴不到轻伤的处理方式

    轻微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方式。涉及民事赔偿的轻微伤,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责任比例问题,双方可能都会受到行政处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可调解此类纠纷,调解不成功或未履行协议则依法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

  • 抚养权的告诉期限

    抚养权纠纷的告诉期限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抚养权纠纷的审理实行二审终审制度,上诉案件应在规定时间内审结。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确定抚养权的离婚程序,包括不同情况下子女的抚养安排和抚养关系变更的情形。

  • 未成年给主播刷礼物、打赏有效吗

    在未成年人充值打赏的具体争议中,未成年人的某一具体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未成年人的实际年龄、支付的金额、是否经过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等因素。其实对于未成年人大额打赏,各位家长也应该做好监督,手机的支付密码是否可以不告诉孩子,是否可以让孩子

  • 未成年给主播刷钱能追回吗
  • 孩子打赏主播能追回吗
  • 未成年人打赏主播的钱能退回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