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请。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撤回仲裁申请后反悔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申请仲裁。
也就是说,达成和解协议以后,如果不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而是撤回仲裁申请,达成的和解协议虽然就有法律效力,但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反悔的,只能重新申请仲裁,而不能要求法院强制执行和解协议。但如果作出裁决书,就可以要求法院强制执行裁决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22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
(一)仲裁申请书
1、个人应当签名。
2、法人或其他组织应当加盖公章。
(二)仲裁协议或附有仲裁条款的合同
携带原件供核对。
(三)身份证明文件
1、个人提供身份证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
2、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企事业证照或批件,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证明书。
(四)授权委托书
须列明委托事项和具体代理权限,有授权者的签字或盖章,并注明授权日期。
(五)证据材料
应当附证据材料清单;所有证据材料应当编好页码及证据序号。
(六)当事人自己认为需要提交的其它材料。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关于二倍工资是否一裁终局的问题。依据法律规定,追索劳动报酬等争议如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的金额,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同时,未签劳动合同情况下超过一年未主张双倍工资请求的,视为签署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另外,用人单位在
劳动争议裁决的终局情形和仲裁时效期限。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部分劳动争议裁决被视为终局裁决,包括金额低于地方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的案件和在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与国家劳动标准有关的争议。同时,劳动者在劳动争议发生后一年内可以向有关部门寻求
劳动仲裁与上班要求的区别。劳动争议发生后,职工在未能达成协议时应遵守上班要求,除非存在正当理由。劳动仲裁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进行公正裁决。根据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但劳动报酬争议有例外。仲裁时效可因特定情况中断或暂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相关问题。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仲裁时效可以因多种情况中断或中止,包括当事人主张权利等。如果劳动关系终止后发生拖欠劳动报酬争议,劳动者可以在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不受仲裁时效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