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其中包括:
(1) 职工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企业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
(2) 仲裁请求以及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 证据和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2. 申诉人和被诉人的身份证明文件,包括:
(1) 申诉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 被诉人法人注册登记资料原件(可通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询);
3. 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建立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明;
4. 其他相关证据材料的复印件和证据清单;
5. 如果需要委托代理人,应当同时提交一份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包括受委托人的基本情况、委托事项和委托权限。如果委托权限包括代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等内容,委托人必须逐项列明。
对于省、市属用人单位与非本市户口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申请人应向所在省、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于用人单位注册地址在本市属区内的劳动争议,申请人应向所在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当事人在劳动争议发生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调解员需具备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等条件。调解程序包括听取双方陈述、疏导和达成协议。达成协议后应制作调解协议书,如未履行可申请法院发出支付令。若调解无果,当事人可依法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的内容,涉及案件信息、审理过程、申请人的诉求、被申请人的答辩、事实查明、证据确认、裁决结果等方面。裁决结果分为一裁终局和非一裁终局,并说明了裁决书的生效及司法救济方式。文章还提到了裁决书的使用说明,包括裁决书的签署、送达及执行等细节
冯某与某公司劳动合同解除争议案例。冯某与该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达成了一致协议,但之后冯某提出公司拖欠经济补偿。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审理,支持了冯某的请求。文章解析了《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并提醒用人单位在协议中注明经济补偿
公司不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及要求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留劳动者工资,如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电话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包括要求单位补缴社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