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案件的起诉阶段,包括以下三个程序:
1. 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证据。
2. 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和材料,并进行审查。
3. 经审查,如果起诉符合法律规定和要求,法院将作出受理决定并立案。如果不符合要求,法院将退回原告的文件和材料,并告知不予受理的理由。
在离婚案件的答辩阶段,以下程序将依次进行:
1. 人民法院决定立案后的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给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2. 被告在收到人民法院送达的起诉书副本后的十五日内,应作出书面答辩。如果被告在十五日内未提出答辩,法院将继续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如果被告因非个人意志原因无法在十五日内作出答辩,可以向法院申请延期,法院院长有权决定是否延期。
在离婚案件的开庭审理阶段,主要进行以下程序:
1. 法庭进行调查,收集证据,查明案情,分清是非。
2. 法庭进行辩论,双方当事人可以就案件争议问题进行辩论和辩驳。
3. 法官主持调解,尝试协调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寻求解决方案。
4. 如果调解无效,法院将进行判决。离婚诉讼在此阶段结束。如果对法院判决(调解)不服,当事人可以在收到判决书(调解书)后的十五日内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判决(调解)书即生效。
对于生效的离婚判决(调解)不服的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能就财产分割和子女抚育问题申请再审,无法申请再审其他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原则及具体意见。内容包括离婚后子女抚养问题的处理原则、协议抚养的具体规定,以及父母双方抚养义务和离婚后子女保护的规定。离婚后的子女抚养应以保障子女身心健康和权益为出发点,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条件妥善解决。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变更的两种主要方法,包括双方协议变更和法院诉讼变更。双方协商一致可制定《子女抚养权变更协议》,但需要办理公证。若一方要求变更而另一方不同意,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最高法《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六条规定
处理来自香港、台湾、澳门的结婚登记注册证书的公证和认证手续,以及在上海的外籍人士离婚案件的处理方式。文章介绍了结婚注册证书的公证流程、费用及离婚案件的审理时间。还指出婚姻律师在处理离婚案件时需考虑选择管辖法院、办理公证和认证手续、外语沟通能力以及了解
小额诉讼程序的当事人同意问题。人民法院审理小额诉讼案件时,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当事人的同意并非必要条件。文章还解释了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案件适用范围和标的额限制等,涉及离婚案件、债务案件、继承案件等均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