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破产法法律法规 > 破产法法规 > 公司解散财产如何处置

公司解散财产如何处置

时间:2023-11-25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7454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解散的情形时,公司就需要进行清算,如被吊销营业执照、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等,那么公司解散财产怎样处置?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公司解散财产的处置方式

公司清算组的成立和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当公司解散时,公司应成立清算组,以清偿公司的所有债务,并对公司的财产进行处理。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应制定清算方案,并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人民法院确认。

公司财产的分配顺序

在清算过程中,公司财产的分配顺序如下:首先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然后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在完成上述支付和清偿后,剩余财产将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分配。

公司解散期间的经营活动限制

在清算期间,公司仍然存在,但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在未按照规定清偿前,公司财产不得分配给股东。

公司解散时的财产分配顺序

公司解散的定义和原因

公司解散是指已成立的公司基于一定的合法事由而消失的法律行为。公司解散的原因分为三类:一般解散、强制解散和股东请求解散。无论何种解散原因,都需要由清算组对债权债务问题进行清算,并回收债权。

解散程序和公司财产的清算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解散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一旦公司决定解散,股东必须对公司的资产、债权债务等进行清算。清算完成并办理注销登记后,公司将被消灭。

清算组的职责和财产清偿顺序

在公司解散期间,清算组全面接管公司,并按照法律规定清偿公司的债权和债务。在支付清算费用时,有一定的顺序,首先支付清算费用,然后是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接着缴纳所欠税款,最后清偿公司债务。在完成这些支付和清偿后,剩余财产将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分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破产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