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电文原件必须能够可靠地保持内容的完整性,防止篡改,并满足法律规定的原件形式和文件保存要求;
2、电子签名必须能够标识签署人和签署时间,防止篡改,并满足法律规定的有效电子签名要求;
3、身份必须经过第三方有效认证,满足法律规定的认证要求。
电子合同作为合同的一种新形式,除了要遵守合同法的规定外,还必须符合电子签名法的规定。然而,对于普通个人或企业用户来说,实现上述条件的过程既繁琐又成本高,与电子化签署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初衷相悖。
因此,普通用户只需选择可靠的第三方电子合同订立系统,即可签署有效的电子合同。这也符合商务部在《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中的规定:“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服务提供商)的电子合同订立系统中订立电子合同,才能保证其过程的公正性和结果的有效性。”
根据《电子签名法》的规定:
1、符合以下条件的电子签名被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一) 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 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 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 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
2、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3、电子签名人应当妥善保管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当电子签名人得知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已经失密或可能已经失密时,应及时告知有关各方,并停止使用该电子签名制作数据。
4、如果需要第三方认证的电子签名,应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提供认证服务。
电子邮件作为电子合同形式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电子邮件已成为一种合法的书面形式,具有合同效力。文章还介绍了关于电子邮件合同的要约和承诺的规定,以及电子邮件的唯一性和特点。当事人在使用电子邮件订立合同时,应当遵守法律约定,因IS
电子商务中电子签名作为证据的适格性问题。电子文件的特点与传统文书不同,容易遭到第三方篡改,引发证据适格性的疑问。证据适格在国际上存在差异,我国对于电子证据的规定模糊,导致电子证据的可采性和证明力受到限制,不利于电子签名制度的推广。
冒用电子签名的法律责任,详细阐述了电子签名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以及监督管理责任。同时,文章介绍了电子签名的定义和作用,包括验证身份和签名、防止篡改、简化流程以及具有法律效力等方面的内容。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电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和特定要求,如实现可靠的数字签名和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原件形式要求等。房租电子合同只要满足相关要求,也具备法律效力。电子合同作为便捷高效的合同签订方式,其有效性需考虑合同内容、双方当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