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电文原件必须能够可靠地保持内容的完整性,防止篡改,并满足法律规定的原件形式和文件保存要求;
2、电子签名必须能够标识签署人和签署时间,防止篡改,并满足法律规定的有效电子签名要求;
3、身份必须经过第三方有效认证,满足法律规定的认证要求。
电子合同作为合同的一种新形式,除了要遵守合同法的规定外,还必须符合电子签名法的规定。然而,对于普通个人或企业用户来说,实现上述条件的过程既繁琐又成本高,与电子化签署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初衷相悖。
因此,普通用户只需选择可靠的第三方电子合同订立系统,即可签署有效的电子合同。这也符合商务部在《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中的规定:“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服务提供商)的电子合同订立系统中订立电子合同,才能保证其过程的公正性和结果的有效性。”
根据《电子签名法》的规定:
1、符合以下条件的电子签名被视为可靠的电子签名:
(一) 电子签名制作数据用于电子签名时,属于电子签名人专有;
(二) 签署时电子签名制作数据仅由电子签名人控制;
(三) 签署后对电子签名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四) 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动能够被发现。
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使用符合其约定的可靠条件的电子签名。
2、可靠的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盖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3、电子签名人应当妥善保管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当电子签名人得知电子签名制作数据已经失密或可能已经失密时,应及时告知有关各方,并停止使用该电子签名制作数据。
4、如果需要第三方认证的电子签名,应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提供认证服务。
旅游团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电子签名法》和《合同法》的规定,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效的电子合同应满足数据电文原件可靠、电子签名防篡改等条件。电子合同的订立和成立与传统合同类似,但需要确定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成立要件。因此,旅游团电
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的民事责任分析。结合案例分析,文章详细阐述了在不同情形下,责任人需要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撤销合同、继续履行合同、虚假外观责任和认证机构责任。根据具体情况,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的责任对象和责任种类会有所不同。
电子签名相关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伪造、冒用、盗用他人电子签名需承担刑事责任;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旨在维护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公众利益;民事责任涉及赔偿损失和其他合理赔偿责任。
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及其表现形式。电子合同具备与纸质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但要确保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必须满足合同签署各方实名认证及使用可靠电子签名两个条件。电子合同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常见的电子合同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容易在传输或保存过程中被篡改。经过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