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10起环境资源保护典型案例,其中3起是由环保公益组织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副庭长王*光介绍说,今年1月至11月,全国各级法院受理一审环境资源民事案件50331件,其中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2595件。
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施行以来,贵州、山东、江苏、福建等13个省(区、市)法院共受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45件。
据介绍,在43起由环境公益组织作为原告提起的诉讼中,实际只有9家环境公益组织参与。
根据民政部今年初的统计数字,符合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公益组织有700多家,这与实际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9家差距很大。
王*光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环境公益组织的诉讼能力还存在很多不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不仅要求人力、物力、财力有一定基础,公益组织还应该有很好的法律素养,此类案件技术性较强。
针对媒体提问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提起公益诉讼被宁夏两级法院拒绝受理一事,王*光称,目前中国绿发会向最高法提出了再审申请,最高法已经立案。
再审申请的审查程序是审判监督程序的一部分,最高法目前正在调阅卷宗,正在对此案进行审查。
按照法律的规定,如果生效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将进入再审程序,如果没有错误,将驳回申请人的申请。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禁止使用含超标准放射性物质或易溶出有毒有害物质的材料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中材料使用的相关规定。根据相关规定,禁止使用含超标准放射性物质或易溶出有毒有害物质的材料,以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健康。在处置工业垃圾和海上试油时,也必须遵守规定,避免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
外商投资项目的列为鼓励、限制和禁止类别,主要根据其对国家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影响进行划分。鼓励类项目包括农业新技术、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工业等领域,以及高新技术、适用技术、市场需求适应性强、新技术设备节能环保等。限制类项目包括技术水平落后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或者前款规定的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款规定的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
山东XXXX律师事务所接受污染环境案被告人孙某某的委托,指派我们担任其辩护人,依法出席法庭为其辩护。通过庭前的准备工作,辩护人对本案事实有了全部的掌握。依据法律对本案的事实进行分析,辩护人对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孙某某犯污染环境罪的罪名不持异议,但认为其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