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监护人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之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被监护人或其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去世后,如果其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人格权利受到非法侵害,导致死者的近亲属遭受精神痛苦,近亲属也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如果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遭受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者毁损,物品所有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解释》第八条的规定:
如果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如果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然而,该条的存在导致大部分人身损害很难得到精神赔偿,而且“严重后果”给予法院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具体个案中是否获赔以及赔偿数额的差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决定统一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侵害他人生命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可依照该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标准赔偿20年。受害人不满16岁的,每小一岁减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60岁以上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
侵害他人健康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参照侵害生命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标准予以酌减,但不以受害人年龄作为参酌因素。
侵害他人身体权的,参照侵害精神性人格权的赔偿标准酌定赔偿数额。
同时,侵害他人精神性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将根据以下标准酌定:
对于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五个等级。
对于一般性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个等级。
对于名誉权、荣誉权等受到侵害的,可以参照前款规定或适当从轻处理。
一起因家庭暴力导致的离婚案件。丈夫因怀疑妻子婚前与他人同居,对妻子不信任,并长期通过信件恶言骚扰妻子。妻子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法院最终判决夫妻感情破裂,准许离婚,并判决丈夫赔偿妻子精神损失费。虽然丈夫提出反击指控,但未提供具体证据支持。
阿里巴巴将销售假冒服装的淘宝卖家高某诉至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案件。高某在淘宝网上注册网店并销售假冒ROEM和MO&Co服装,被阿里巴巴以网络服务合同纠纷起诉索赔。法院已受理此案。文章还讨论了商誉损失计算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包括如何界定侵权期间、确定因果关
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失赔偿法院是否会支持的问题。法院通常不会受理在受到违法行为侵犯时当事人尝试申请加入附带民事诉讼或独立发起民事诉讼以寻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请求。因为这会使得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变得不切实际,产生“一案两诉”的问题,并可能导致更多的“空判”现象
在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问题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现实情况。关于受害人是否有权利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法学界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受害人无此权利,主要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受害人有此权利,认为刑事诉讼法第77条的规定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