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精神损害赔偿不是你想要就能要的
时间:2025-02-01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受到了伤害,可不可以要求精神赔偿?这是很多人在受伤后产生的疑问。不过,精神损害赔偿不是你想要就能要的。
精神损害赔偿的限制条件
不得受理的情况
根据法律规定,以下情况下不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法人或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受到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未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请求,诉讼结束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对于刑事案件中,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可以请求的情况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 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权利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 公民去世后,其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人格权利受到非法侵害,使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痛苦的,死者的近亲属也可以依法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 监护权受到侵害引起精神损害,受害人可以依法要求赔偿精神损害。
- 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毁损而引起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 自然人因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受到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 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 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 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因侮辱、诽谤、贬损、丑化或其他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或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或以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方式侵害遗体、遗骨而遭受精神痛苦,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 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永久性灭失或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 法人或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未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结束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孕妇交通事故受伤引发流产案件
一起孕妇交通事故受伤引发流产的案件。孕妇李xx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并导致流产,引发争议。法院认定司机张某负全责,并判决赔偿医疗费、经济损失及部分精神损害抚慰金。案件涉及交通事故与流产关系的争议,妇幼保健院表示流产是必然的。最终,法院认定赔偿义务人应承担部
-
酒后驾车肇事的民事责任
酒后驾车肇事的民事责任问题。文章介绍了酒驾的法律禁止性规定和事故后的民事赔偿处理依据,包括受害人的赔偿内容、精神损害赔偿以及赔偿范围的具体内容。酒后驾车事故的精神损失费计算中,侵权人的过错是重要参考因素。
-
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
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问题。我国法律虽无具体规定,但当事人可向法院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并由法院酌情判决。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身体权、健康权和生命权侵害。受害人和死者近亲属可提出赔偿要求,但请求权不得让与或继承。近亲属包括配偶
-
违约损害赔偿的定义和责任
违约损害赔偿的定义和责任,包括违约方因未能履行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损失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其中精神损失赔偿的范围和责任也是重点讨论内容,强调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应得到法律救济。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法律在解决违约导致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时的规则构成,以及规则确
-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
车祸受伤是否可申请精神赔偿
-
狗被撞死 主人索赔精神损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