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反担保

时间:2023-10-01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868
《物权法》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债权人在借贷、买卖等民事活动中,为保障实现其债权,需要担保的,可以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设立担保物权。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可以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反担保适用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这是关于担保物权适用范围和反担保的规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加大,人们为保障债权的实现,对担保愈加青睐,而由担保又衍生出反担保,笔者就反担保做浅显的论述。

一、反担保的定义

反担保是指在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担保的情况下,债务人应按照第三人的要求为其提供的担保。其目的是保障第三人追偿权的实现,因此也可称为求偿担保。反担保是相对于本担保而言的,即第三人为主债权人设立的担保。

为了保护债务人并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第三人,在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债务时,必须根据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承担担保责任,以自己的财产偿还债务,然后行使对被担保债务人的追偿权。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担保后,为实现自己的追偿权,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要求债务人或其他非债务人向其提供担保,这种担保称为反担保。从本质上讲,反担保也是一种担保,因此具有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实现、维护交易安全的作用。

二、反担保的方式

1. 保证

保证是一种反担保方式,根据《物权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留置的动产应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保证人可以作为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担保的一种方式。

2. 抵押

抵押也是一种反担保方式,根据《物权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留置的动产应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抵押人可以作为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担保的一种方式。

3. 质押

质押也是一种反担保方式,根据《物权法》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留置的动产应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出质人可以作为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担保的一种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留置和定金不属于反担保的方式。因为在留置和定金的担保中,不存在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的可能性。因此,有权要求债务人提供反担保的第三人可以是保证人、抵押人或出质人。

根据《担保法》第84条的规定,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留置权。然而,《物权法》并未对此作出限制,因此留置权的适用并不受债权范围的限制,可以基于合同债、不当得利债、无因管理债或侵权债。然而,留置不适用于反担保。在留置期间,债务人可以提供担保以取回留置物,但这并不是反担保,只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的担保,并不能担保基于追偿权而产生的债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反担保函有效期

    反担保函的定义、种类和注意事项。反担保函是当事人向银行贷款时,其他公司为贷款人向银行担保,贷款人再为该公司提供反担保的法律文书。反担保函的种类包括由其他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出具的反担保函等。注意事项包括反担保函中的金额应与银行对外出具保函的金额一致,

  • 反担保抵押物拍卖清偿顺序是什么

    反担保抵押物拍卖清偿的优先顺序。如果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清偿顺序根据抵押物登记的先后顺序确定。抵押权未登记的,按照债权比例清偿。同时,选择律师处理反担保抵押纠纷时,应选对口律师,经验丰富并对专业有深入研究。

  • 反担保解除详解:法律层面下的解释和应对措施

    反担保是指为债务人担保的第三人,为了保证其追偿权的实现,要求债务人提供的担保。在债务清偿期届满,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时,由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第三人即成为债务人的债权人,第三人对其代债务人清偿的债务,有向债务人追偿的权利。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反担保的

  • 担保与反担保涉及的会计问题

    担保是指债权的当事人为了保证债权的实现,依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而设立的一种法律制度。反担保的设立,主要是第三人为了避免因担保而给自己的财产带来不应有的风险,保障第三人(担保人)债权即追偿权的实现。在反担保关系中,第三人为债务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

  • 反担保人承担的责任范围
  • 反担保的方式有几种及如何使用
  • 反担保人的担保期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