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法律顾问 > 诉讼指南 > 诉讼时效 > 医疗事故鉴定时效能否中断

医疗事故鉴定时效能否中断

时间:2023-11-16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78950
今年年初,面对汹涌的疫情,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们挺身而出,奔赴抗击疫情第一线,与病毒进行身死搏斗,解救患者于危难,为广大人民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疫防火墙。然而,手心律师网小编看到有些地方还是出现伤害医护人员的案件。对于各类医疗事故,政府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不少应对措施,解决日益严重的医患矛盾关系。那么,医疗事故鉴定时效能否中断?

医疗事故鉴定时效的中断和中止

一、时效中断

所谓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导致已经过的时效期间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重新起算。法定事由是指当事人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定事由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诉讼时效依法暂时停止进行,并在法定事由消失之日起继续进行的情况,也被称为时效的暂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诉讼时效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二、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规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根据规定,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为一年,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损害结果发生后一年。如果患者死亡,鉴定申请应在死亡后一年内提出;如损害结果在多年后发现,自发现后起算一年,但超过20年的法院将不予保护,鉴定亦没有实质意义。因此,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可以中断,但中断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一年。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应当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如果患者死亡、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或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之一,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或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移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10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符合规定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申请,应当在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有关材料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对不符合规定的申请,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再次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条的规定,当事人既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卫生行政部门不予受理;卫生行政部门已经受理的,应当终止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追回已过诉讼时效的工程款

    如何追回已过诉讼时效的工程款问题。介绍了中断诉讼时效的方法,如书面发函、投诉相关部门、签订补充协议或还款协议等。同时,也提供了恢复诉讼时效的方法,如录音催讨法、银行转账法、协商对账法以及故意主张法等。此外,文章还提及了工程欠款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以

  • 哪些情况可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我国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中断情形包括权利人提起诉讼、要求履行义务等。中断和中止的区别在于发生时间、法定事由和法律后果等方面。中断可发生在任何阶段,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决定的事实;而中止只能在最后6个月发生,事由是当事人无法左右的事实

  • 具有中断诉讼时效行为的情形

    我国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的区别,包括适用对象、援用主体、法律效力和期间性质等方面的不同。

  • 信用贷款的诉讼时效期的界定

    信用贷款的诉讼时效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信用贷款诉讼的起诉时效为三年,自出借人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之日开始计算。超过二十年,法院不予保护,但存在特殊情况可延长。若分期履行债务,诉讼时效从最后一期履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 股权确权诉讼时效: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 哪些情形可以起到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
  • 医疗纠纷期限多长时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