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因建设用地许可证引起的行政纠纷,如果已经进行了行政复议,申请人应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后的15日内提起诉讼。如果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则应在6个月内提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复议机关超过规定期限未作出决定,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诉讼,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的,以及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的,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1. 以划拨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的:
(1) 符合城市规划,符合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年度实施计划;
(2) 取得规划选址和土地审查意见;
(3) 经计划部门批准立项;
(4)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部门的审查;
(5) 建设项目涉及文物保护、民航、机场、林业等部门的,须提供相关主管部门的书面意见;
(6) 铁路、交通、能源、水务、学校和医院等重要建设项目,以及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须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 以协议出让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的:
(1) 符合城市规划,符合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年度实施计划;
(2) 已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
(3) 政府投资项目须经计划部门批准立项;
(4)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部门的审查;
(5) 建设项目涉及文物保护、民航、机场、林业等部门的,须提供相关主管部门的书面意见;
(6) 铁路、交通、能源、水务、学校和医院等重要建设项目,以及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须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 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权的:
(1) 已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1. 符合城市规划;
2. 原已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取得其他使用土地的有关证明文件;
3. 政府投资项目须经计划部门批准立项;
4.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部门的审查;
5. 原建设用地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6. 原建设工程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7. 建设项目涉及文物保护、民航、机场、林业等部门的,须提供相关主管部门的书面意见;
8. 改建、扩建项目用地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权利人的,应征得全体权利人同意。
1. 符合城市规划;
2. 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权利人的,应征得权利人同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三条;《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四十三条。
国家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规则。国家赔偿包括行政赔偿、刑事赔偿和司法赔偿,其诉讼时效为两年。赔偿请求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时,应遵守相关时效规定。因不可抗力等原因无法行使请求权利的,时效可中止。赔偿义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依法赔偿,否则赔偿请求人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诉讼权利,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自诉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根据不同情况向相应法院提起诉讼,并需遵守起诉状的要求和递交规定,包括起诉状内容、递交法院名称、起诉日期等。同时,诉讼时效和费用也是提起诉讼时需注意的事项。
行政拘留的定义、适用条件以及行政诉讼时效的分类。行政拘留是短期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措施,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的情况。其裁决权属于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期限一般不超过十五日。行政诉讼时效分为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涉及不同情况下的起诉期
中国法律中撤诉对诉讼时效的影响。对于起诉后撤诉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问题,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本文从撤诉后重新起诉的角度阐述了诉讼时效不中断的理由,包括促使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的目的、撤诉是对起诉的完全否定以及避免滥用诉讼权利的原则。